天人合一谱新篇---2014年中国生态矿业大事盘点

天人合一谱新篇---2014年中国生态矿业大事盘点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5-01-04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两年来,通过认真学习领会,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新常态呼唤新方式,而这一切都要落实到行动上。放眼矿业领域,发展绿色矿业、建设和谐矿区,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力促节能减排,2014年中国矿业生态文明建设走过不平凡的一年。

  本期,我们对2014年中国矿业生态文明建设大事进行回顾与盘点,与读者朋友一同探寻这段矿业奋进之路上清晰而深刻的足迹。敬请垂注!

  

鞍钢矿业破解贫铁矿综合利用难题

 

  2014年年初,鞍钢矿业“五品联动”创新模式被评为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一等奖。鞍钢矿业突破陈旧的管理思维模式,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筹起来,运用系统工程解决矿冶工程管理矛盾,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五品联动”系统模式,引领矿冶工程理论及技术发生革命性创新,为国内贫铁矿高效利用提供了工程和技术示范。

  点评:与国外矿山易开采、质量高不同,我国的自产铁矿不仅开采难度大,且所采铁矿品位较低,并不具备竞争优势。鞍钢矿业是鞍钢主要矿石原料基地,由于贫赤铁矿所占的比例高达90%,受先天不足的影响,资源利用效率低且对环境破坏严重。从鞍钢矿业的实践来看,我国坚持走贫铁矿开发的道路是走得通的。

  

山西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为新支柱产业

 

  2014年1月8日,山西省经信委、省发改委等部门表示,将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使其成为山西省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围绕国家节能环保重点领域,立足山西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础和特色,山西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科技厅将推进15项重点工程,主要包括:包括工业再制造和“城市矿产”示范工程、煤层气开发利用工程、清洁生产推进工程、低热值煤发电工程等。

  点评:山西作为煤炭开采大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承担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以煤为基,发展涉煤节能环保技术和产业,是山西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

  

七矿种合理开发“三率”最低指标要求公布

 

  2014年1月9日,国土资源部继2012年公告发布了煤炭、钒钛磁铁矿、金矿、磷矿、高岭土矿等5个矿种的“三率”指标要求后,又制定下发了铁、铜、铅、锌、稀土、萤石、钾盐等7矿种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点评: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三率”是评价节约与综合利用效果的主要指标。因此,及时建立健全“三率”标准,划定生态文明建设源头的“红线”,是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标准建立,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我国加快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和综合利用

 

  2014年1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推进煤炭安全绿色开采,推广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加快煤矿瓦斯规模化抽采利用矿区和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提高瓦斯利用水平;稳步推进煤炭深加工产业升级示范,促进煤炭资源高效清洁转化和综合利用。鼓励低热值煤发电。

  点评:煤炭的清洁利用是未来煤炭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煤矿瓦斯规模化抽采利用可以实现一举四得:一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二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环保;三是有效利用资源,作为天然气的重要补充;四是促进就业。希望有关企业在技术上加快研发,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使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早日发展壮大。

  

宁夏干部考核不再以GDP论英雄

 

  2014年2月初,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新的《自治区党政机关、地级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实施办法》,突出科学发展导向,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领导班子设置了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考核指标,引入了第三方测评,并结合中央精神强化了约束性指标考核,加大政府债务、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的考核,切实纠正简单以GDP论英雄的偏向。

  点评:盲目追求GDP增长带来表面繁荣,却种下了重重恶果。经济发展了、资源却被破坏了,城市漂亮了、空气却被污染了。时时袭来的雾霾、接连而至的矿难、大江小河的污染,耀眼的GDP数字背后,却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百姓利益的严重受损。宁夏作为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积极响应中央要求难能可贵。

  

湖南发行67亿元专项债券治重金属污染

 

  2014年3月3日,湖南省环保厅称,自2013年6月发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债券以来,截至2014年2月,湖南省已成功发行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债券67亿元,有效弥补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资金缺口。湖南是国内首个发行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债券的省份。已发行的67亿元重金属污染治理债券,主要用于区域综合治理、河道整治、企业搬迁退出、历史遗留废渣治理、土壤修复等43个项目。

  点评:前不久公布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考核结果显示,重金属污染治理主要依赖国家投入,地方投入严重不足。地方有各自的“苦水”,但不能成为“不作为”的理由。可以说,发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债券,为解决区域污染综合治理资金短缺问题趟出了一条新路,是筹措污染治理资金的一种新模式。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李克强强调,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通过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加强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采与应用等措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

  点评:可以说,李克强总理的报告中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不可谓不严,措施不可谓不实。从措辞上体现得清晰:“硬措施”、“硬任务”、“宣战”。一系列务实的举措也很明确。报告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只要上下一心,克服困难,总会迎来山青水绿,天空长蓝。

  

环保部通过《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4年3月18日,环境保护部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个计划提出了依法推进土壤环境保护、坚决切断各类土壤污染源、实施农用地分级管理和建设用地分类管控以及土壤修复工程、以土壤环境质量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主要任务,明确了保障措施。

  点评:防治土壤污染需要顶层设计,制定专门的计划十分必要。只有有效组织各方力量加强开发先进适用的防治技术,使土壤修复形成产业和体系,问题才有可能解决。而且,与大气、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更具有隐蔽性,因此也更需要多部门联合执法和媒体、社会公众多方监督,才能收到实效。

  

汪洋考察河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

 

  2014年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河北省考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汪洋强调,要全面加强水源保护涵养,通过“控”、“蓄”、“养”,增强水资源可持续供给能力。“控”就是要坚决控制地下水超采,划定禁采和限采范围、严格用水审批许可、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特别要坚决严格限制深水井的开采。“蓄”就是要努力实现雨水洪水资源化,把夏秋季节的雨水洪水蓄住、留下,用天上的水来补充地下水。“养”就是要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努力扩大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滩涂等面积,构建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点评:河北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省份,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均为全国的1/3,是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超采引发一系列生态和地质灾害问题。这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汪洋副总理的实地考察可见一斑。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都要大力推广节水技术,产业布局和城镇建设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

  

 陕西省全面启动绿色和谐矿山试点

 

  2014年4月初,陕西省出台《陕西省绿色和谐矿山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对绿色和谐矿山建设提出10个方面的要求。包括依法办矿、规范管理、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综合利用矿山复绿、社会贡献、矿群关系等内容。2014年陕西省在6个矿区,开展首批绿色和谐矿山示范区试点。力争到2020年,全省矿山基本达到绿色和谐矿山要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点评:以往,矿山企业对资源的保护、对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重视不够,甚至不少企业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掠夺式的。实施绿色和谐矿山建设,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负责,当地乡镇、村民委员会配合,将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及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推进矿业经济绿色、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发布

 

  2014年4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土壤环境质量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工矿业、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和自然背景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点评: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面对严峻的土壤环境形势,国家正在或将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坚决向土壤污染宣战。同时,有专家预测,从2014年至2020年,国内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可达6856亿元。而目前国内从事土壤修复的企业近1000余家,整个行业处于起步发展期,企业良莠不齐,缺少标准,亟待规范。

  

2014

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开展

 

  2014年4月30日,2014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2014年宣传活动的重点是“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综合治理,防控雾霾”。宣传活动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将组织新闻采访组围绕“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赴有关地区进行采访报道,进一步促进“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落实和完成,并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点评:十几年来,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密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立法和监督工作重点,每年确定一个宣传主题,大力宣传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环境资源意识,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环境与资源重大问题的解决,取得显著成效。

  

全国集中开展地灾防治知识宣教培训

 

  2014年5月19日,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的通知》,决定从2014年到2016年,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在全国集中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地质灾害防灾避灾、自救技能;在住房选址、工农业建设、矿产开采等活动中如何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演练;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等,也可根据实际确定其他培训内容。

  点评:在地质灾害多发期、在全国范围集中开展培训,做好了不易。可贵的是,活动要求从实际出发,培训内容丰富且可根据当地实际确定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也灵活多样,能做到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增强了活动的教育性和实效性。

  

宁夏地灾防治连续18年实现“零伤亡”

 

  2014年5月21日举行的宁夏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2013年宁夏共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32处,其中滑坡27处、崩塌2处、地面塌陷3处,造成经济损失约2800余万元,灾害威胁群众达3000余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宁夏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连续18年实现人员“零伤亡”。

  点评:“零死亡”不易,“零伤亡”更难,18年“零伤亡”可称奇迹。宁夏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质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为主。但是,宁夏坚持把工作做在前面。他们在地质灾害多发期来临之前,就已做好了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备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我国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工矿废弃地利用

 

  2014年5月22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以国土资源部令的形式发布,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称,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废弃地再利用的激励机制,对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闲置浪费等低效用地进行再开发,对因采矿损毁、交通改线、居民点搬迁、产业调整形成的废弃地实行复垦再利用,促进土地优化利用。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镇低效用地、废弃地再开发和利用。鼓励土地使用者自行开发或者合作开发。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粗放利用的现状还没得到根本转变,但用地粗放浪费的地方,也是节约集约用地潜力大的地方。近年来各地在矿用土地管理上总结了不少实践经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规范和引导的部门规章,这个文件将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等存量土地内涵挖潜,开展整治和复垦利用等内容纳入其中。以后矿用土地复垦利用将有章可循。

  

山西省采煤沉陷区治理开启2.0时代

 

  2014年5月29日,山西省新一轮采煤沉陷区治理正式启动,8个乡镇被列为试点。治理工作将采取新模式、新机制,一年试点,六年推进,到2020年完成60多万人搬迁,110多万人所居危房维修加固,把2000多平方千米采煤沉陷区治理成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点评:采煤塌陷地治理涉及到地质、采矿、水利、土地规划、土壤、种养等多个专业,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多。山西新一轮采煤沉陷区治理,与新型城镇化、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生态恢复相统筹,开展综合治理,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承载相适宜、生活改善与生态保护相统一,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与以往侧重房屋建设相比,这次称得上是升级版。

  

第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布

 

  2014年7月28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公告,确定北京首钢鲁家山石灰石矿有限公司鲁家山矿等单位为第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点评:第四批202家加上之前的三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总数已增至661家,可以说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其示范作用会慢慢展现出来,对提高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率、土地复垦率、矿区绿化覆盖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环保部调查千丈岩水库污染事件

 

  2014年8月13日,地处三峡库区腹地、距离长江仅13千米的重庆巫山县千丈岩水库280万立方米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原因是湖北建始县磺厂坪矿业有限公司硫精矿洗矿场直排废水。据报道,被污染水体具有有机物毒性,导致周边4乡镇5万余名群众饮水困难。经过治理,千丈岩水库水体已经恢复正常,但此次事件给当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湖北省环保厅对违法企业处以罚款100万元。

  点评:为惩治非法排污企业,湖北省环保厅向直排废水企业下发《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根据《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相关条款,处上限50万元罚款;依据《水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处上限50万元罚款;两项违法行为并处,共计罚款100万元。可以看出这已经是罚款的上限了。近年来,违法成本低一直被诟病,非法排污时有发生,建议适度提高相关罚款上限。

  

《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发布

 

  2014年9月3日,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规定了商品煤质量管理要求:对煤炭中的发热量、灰分、硫分以及汞、砷、磷、氯、氟等指标含量明确了限量值;将商品煤质量标准与运距和使用地区挂钩;商品煤必须按规定标识,并与实际煤质相符。《办法》特别指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限制销售和使用灰分大于等于16%、硫分大于等于1%的散煤。

  点评:此举意在强化商品煤全过程质量管理,提高终端用煤质量,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改善空气质量。散煤燃烧带来的分散污染非常严重,在火电厂污染物排放受到环保部门的严格监控的情况下,控制民用散煤燃烧对治理雾霾的作用不可忽视。

  

35

家单位荣膺“国家级绿色矿山”称号

 

  2014年9月15日,由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的2014年中国矿业循环经济暨绿色矿山建设大会正式确定了首批35家国家级绿色矿山单位名单。

  点评:可以说,全国绿色矿山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四批共661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有35家矿山企业已通过验收,被正式授予“国家级绿色矿山”称号,有力地推进了绿色矿山建设和我国矿业的改革与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任务繁重,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4)》发布

 

  2014年10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布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4)》,全面反映了我国2013年以来各领域、各部门、各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成绩。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部分重点大中型露天煤矿、部分露天铁矿开采回采率达到95%以上,部分矿山有色金属选矿回收率达80%。产业废物综合利用方面,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20.59亿吨,同比增长2%,利用率达到62.3%。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冶炼废渣等大宗固废利用量超过21亿吨。

  点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资源的刚性需求进一步加大,资源综合利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意义突显。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利用规模逐步扩大,利用水平不断提升,资源环境效益进一步显现。

  

第二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名单确定

 

  2014年10月9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通知,确定43个地区和单位作为第二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建设领域:包括尾矿、磷石膏等产生量大、利用难度大的产业废物综合利用,废旧纺织品、废弃木材等新兴典型和具有区域集聚特点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通过第二批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建设,到2018年,形成资源综合利用能力4.2亿吨/年,其中新增利用能力1.7亿吨/年,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年产值2800亿元。

  点评:在这批示范基地中,有不少是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将利用建设国家“双百工程”示范基地的契机,借助自身的产业资源优势,以循环经济为基本路径,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产业废物综合利用,以产业废物利用为特色,走出一条资源型经济综改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将对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对实现工业绿色转型、建设生态文明起到重要作用。

  

安徽2014年复垦6万多亩工矿废弃地

 

  2014年12月10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安徽省国土资源部门大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工作新格局,实现了单位GDP耗地率连续三年下降10%,土地综合整治有序推进,开展低效土地二次开发试点,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完成了6万多亩工矿废弃地复垦工作,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点评:2012年,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安徽等十省区开展试点,通过对历史遗留废弃地的复垦利用,与新增建设用地相挂钩,合理调整建设用地布局。加快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有利于盘活存量用地、缓解土地资源瓶颈约束、促进耕地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可全面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安徽做了很好的表率。

  

合理开发地质遗迹助力乌蒙山片区扶贫

 

  2014年12月初,国土资源部出台15项政策支持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涉及土地管理、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将使四川、云南、贵州三省毗邻地区的38个县(市、区)受益。支持开展新型建材、玄武岩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方向研究,探索高效利用矿产资源的有效途径,扩宽矿业开发渠道,为地方招商引资提供技术依据;支持“煤电磷、煤电化、煤电钢、煤电铝”等项目新设配套的矿业权等。支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指导利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及时开展治理恢复;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地质遗迹资源,开展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等。

  点评:扶贫工作由“输血”变“造血”。通过国土资源部门的政策、技术支持,乌蒙山片区充分利用自身具备的地质、矿产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地质遗迹资源,扩宽矿业开发渠道,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吴启华)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