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康:矿业“寒冬”,袖手还是出手?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网 出处: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5-11-03
“现在,全球的矿产勘探市场,已经到了退无可退,基本见底的状态。中国矿业“走出去”,在历经波折之后,要发挥“屡败屡战”的精神,咬定目标不松口。上一轮“走出去”收获的教训,是再次征战海外的宝贵财富。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此时此刻,应当该出手时就出手。
”
2015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有一个热点话题:值此矿业的寒冬,矿业市场触底了吗?在大会的“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论坛上,业内人士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矿业市场基本到底。新一轮的“走出去”,应该行动了。
先从一个失之交臂的矿业投资案例谈起吧。蒙古国的奥尤陶勒盖富铜矿,距中蒙边界80公里,铜储量3119万吨。2013年已建成投产,现已形成年产50万吨铜的生产能力。2002年9月,第270号孔发现了富厚的隐伏矿体,实现了重大突破。当时,艾芬豪矿业公司(一家总部位于加拿大,在多伦多、纽约、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三地上市的公司)想请中国公司投资,邀请笔者访问了这个充满希望的勘探营地。2002年末,就像现在一样,也是一个矿业的“寒冬”。当笔者带回这个重磅信息时,少人问津,也没有一家中国公司愿意出手,而是抱以“眼下我们就过不去,请您不要再和我们谈境外投资和长期发展战略了”的态度。殊不知,3年以后,矿业复苏,中国公司又蜂拥而去,但为时已晚,加上处置失当,失去了投资奥尤陶勒盖富铜矿的机会。
同样的一幕,当2008年全球矿业高潮到来时,中国投资者再次蜂拥般地“走出去”,以令人咂舌超高的代价,投资境外矿业。然而,由于对投资环境缺乏认真的尽职调查,对风险高低不同的国家,也缺乏具体的应对预案,就这样将国内运作理念和方法,搬到一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环境,最终造成了境外矿业投资大面积的失败。
眼下的矿业形势,跟2002年类似。从2012年至2015年,这3年时间里,矿业股价走势,一路下泄。矿业大会上不少发言人预测,矿产品价格还有下行空间,可能还会下跌,而矿业企业也还会在严寒的冬天里,苦熬苦度。此时,大型矿业公司市值大幅缩水,初级勘探公司市值的缩水达90%以上,市场上许多好项目,质高价低,选择余地大。
可是,国内矿业投资者却有追高的传统。国内某钢铁企业,曾在2011年7月以15亿美元价格,购得塞拉利昂唐克里里铁矿的25%权益;而在2015年4月以1.7亿美元购得其余的75%。低潮期购价,仅为疯狂期购价的3.7%。正是囿于这种追高的传统,眼下很多企业又在观望,好像正在重蹈2002年的低潮期覆辙,即将再次上演奥尤陶勒盖的故事。
笔者以为,矿产投资者们应当有战略眼光,睁大眼睛,在全球搜寻有潜力的低价项目,而不要为了维护那些冬眠的勘查项目舍不得出手。全球许多初级勘查公司,股价都跌到三五分钱,已经在地板上,还能跌到地板下吗?
看看2008年那些像武钢和中色地科等颇具战略眼光的中国投资者们,他们不是看准了矿业市场动向,抓住几个月的矿业小衰退的窗口期,把握了机遇,获得了境外矿业投资的良好业绩了吗?
现在,全球的矿产勘探市场,已经到了退无可退,基本见底的状态。当然,有的矿产项目,在矿业低迷期,暂时还不能开发,但一旦进入矿业上升期,就会变成炙手可热的资产。
中国矿业“走出去”,在历经波折之后,要发挥“屡败屡战”的精神,咬定目标不松口。上一轮“走出去”收获的教训,是再次征战海外的宝贵财富。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此时此刻,应当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走五洲。(刘益康)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 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