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矿业发展的中国实践

——我国绿色矿业建设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发展

 

  生态至上,绿色发展。十多年来,尤其是最近3年来,我国矿业绿色发展明显提速,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搞好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自觉行动。661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和青海省有色地勘局、西南能矿集团、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探矿工艺所、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等一批绿色勘查典型如一颗颗明珠,在我国矿业绿色发展大潮中闪耀光芒,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新模式:引领我国矿业走进新时代

 

  “我国绿色矿山自2010年正式建设以来,在试点推进和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彰显了示范引领作用。”9月23日,在2016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建设绿色矿山,引领矿业绿色发展”分论坛上,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巡视员兼副司长鞠建华指出。

 

  事实上,作为矿业一个全新的、多维的发展理念和模式,“绿色矿山”从提出到形成再到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早在2000年,时任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在《走绿色矿业之路——西部大开发矿产资源发展战略思考》中,首次提出了“绿色矿业”概念,即在矿山环境扰动量小于区域环境容量的前提下,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最优化和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形成了“绿色矿山”概念的雏形。

 

  2008年,在中国矿业循环经济论坛上,中国矿业联合会联合11家矿山企业与行业协会共同倡导发布了《绿色矿山公约》,首次正式提出了“绿色矿山”的概念。2009年,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提出到2020年建立绿色矿山基本格局的目标。2010年8月,国土资源部正式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系统阐述了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建设绿色矿山的基本条件、原则和目标。“绿色矿山”的概念由此得到补充和完善。随着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正式启动,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开始步入系统化、规范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国土资源部更是把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开展了对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的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果向全社会公示。

 

  “国土资源部将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作为转变矿业发展方式、提升矿业整体形象、促进矿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按照‘规划统筹、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会促进、政策配套、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思路,积极推进绿色矿山试点工作,树立了一批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的先进典型,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一直参与并见证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鞠建华表示。

 

  据统计,截至目前,国土资源部在全国确定了四批共661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这些单位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涉及油气、煤炭、有色、冶金、黄金、化工、建材、非金属等行业。其中,第一批、第二批220家试点矿山按照各自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的目标任务,大部分已经完成了3年试点建设任务。经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委托,中国矿业联合会会同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各省矿业协会对这些试点建设进展情况进行评估显示,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凤山矿等187家试点单位达到国家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

 

  开弓没有回头箭,创建模式树示范。更重要的是,我国在绿色矿山试点推进和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彰显了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绿色开采模式。以山东新汶、铜陵有色、开阳磷矿为代表,探索完善了井下充填绿色开采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大幅度减少废弃矿石和尾矿的自然排放。二是矿山复垦和节约用地模式。以广西平果铝、神华准格尔煤矿为代表,探索形成了采矿用地新模式。三是矿地和谐模式。以云南磷矿、陕西安塞油田、司家营铁矿等为代表,建立了“开一方资源,惠一方百姓,促一方发展”的矿地和谐模式。四是矿山遗迹多功能用途开发模式。四川嘉阳矿山将博物馆、采矿遗迹、尾矿库、塌陷复垦绿化区等有机融合,建设成为工矿旅游景观。五是绿色管理创新模式。一些矿山企业将绿色矿山试点内容融入企业常态化管理,通过创新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目前矿价大跌之下,仍然还具较大的盈利水平。六是绿色金融模式。以招金、紫金为代表,吸收社会资金共同促进绿色发展,在矿山节能减排、信息化、智能化方面探索了绿色投入和绿色产出的新机制。

 

  “这些绿色矿山的典型,向社会彰显了矿山企业正面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已成为体现矿山企业经营管理综合水平的重要品牌,以及转型升级、融资上市和走出海外的绿色标签。”鞠建华表示,“通过这些试点建设,进一步探索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方法,完善了绿色矿山建设的相关制度和考核指标,为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与此同时,我国的绿色勘查工作也开始拉开帷幕。虽然与绿色矿山建设相比,我国的绿色勘查起步较晚,却厚积而薄发,甫一提出,就迅速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响应。

 

  作为矿业行业基础和上游的地质勘查,是整个矿业行业实现绿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主动作为,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勘查中的难题,在2015年发现青海省有色地勘局的绿色勘查经验报道后,深入现场调研,并以专报形式报送国土资源部领导后,引起了高度重视。绿色勘查这个概念开始在全国国土资源和地勘系统内首次形成并明确提出。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绿色勘查最关键的是要创新理念,地勘单位更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争做先进理念的创新者和领跑者,大力推进绿色勘查。既要探寻出更多的金山银山,更要保护好绿水青山。”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王昆表示。

 

  今年5月10日,在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的积极倡导下,《绿色勘查行动宣言》在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16年地勘局长座谈会上正式发布。

 

  宣言要求,地勘行业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努力做先进理念的领跑者;要坚持推行绿色勘查,努力做建设美丽中国的践行者;要坚持依靠创新驱动,努力做生态保护和保障资源的双赢者;要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做大自然的呵护者。宣言倡议,地勘行业要大力推进绿色勘查,探寻金山银山,留住绿水青山,为实现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绿色勘查在国土资源部很快上升到制度层面。5月31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完善地质找矿运行机制实现重大突破的若干意见中再次明确指出,坚决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按照“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调整优化勘查开发总体布局。调整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勘查技术方法,大力推进绿色勘查。

 

  理论来自实践,模式在于提升。在绿色勘查的具体实践中,先后涌现出了青海省有色地勘局、西南能矿集团、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探矿工艺研究所、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等一批先进典型。“以槽代探”、“模板钻机”、“浅空锤取样”等绿色勘查模式应运而生,并开始在地勘系统推广。

 

  9月20日,在京举行的全国绿色勘查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就当前绿色勘查取得的成功经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技术、标准、规范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通过深入的交流探讨,达成了扛起绿色勘查旗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青海、四川、贵州等省区一个个绿色勘查示范的树立和绿色勘查模式的形成,绿色勘查如滚滚春潮开始在神州大地激荡辐射。

 

  

新成效:开辟我国矿业绿色发展新局面

 

  “到2020年,全国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大中型矿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小型矿山企业按照绿色矿山条件严格规范管理。”2010年8月13日,国土资源部在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对绿色矿山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作出了新部署。

 

  上下同心,其力断金。近年来,在国土资源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中国矿业联合会的具体指导和积极推动下,各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紧密围绕矿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严格对照国家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大胆创新、规范管理、科学运营,在降本增效、节约资源、改善环境,以及推进矿地和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凝聚了发展共识,绿色矿山建设成为行业自觉行动。“绿色矿山、绿色矿业”已成为矿业企业、行业协会、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关于未来矿业发展的共同语言。各方面一致认为,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符合中央和时代发展要求,契合矿业形势,顺应社会期盼,这是适应特殊资源国情和特定发展阶段的现实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国土资源管理新定位的重要举措和途径。矿业企业认为,发展绿色矿业是企业履行责任、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许多矿山企业从最初的“要我建”转变为“我要建”,积极投身于绿色矿山的探索实践工作中,自觉承担起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节能减排、环境重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树立了矿山企业的正面形象。

 

  二是采选工艺水平显著提高,促进了资源高效利用。绿色矿山建设带动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又反过来推动了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在采矿环节,充填开采技术已被煤炭、有色等试点矿山企业成熟运用,极大提高了矿石的开采回采率,大幅度减少了尾矿、废石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部分矿山甚至实现了生产过程中无废石出井和尾矿零排放,减少了工业占地并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扰动。在选矿环节,各试点单位普遍加强对共伴生、低品位和尾矿中有用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实现了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如内蒙古黄岗铁矿,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对共伴生矿以及尾矿中钨、锡的综合利用,实现了综合盈利。同时,试点矿山的矿井水、选矿废水的循环利用效率均有很大程度提高,循环利用率在80%以上,部分企业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三是实现生态环境同步治理与修复,矿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试点单位高度重视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在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实施过程中,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土地复垦、矿山复绿、尾矿库治理、植被修复等生态环境治理再造项目,部分生态脆弱区,因矿产资源的开发,矿区周边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如神华集团上湾煤矿、黑岱沟煤矿坚持边开采边治理,矿区及周边植被覆盖率由开发前的11%提高到目前的62%以上。从近期开展的第一、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评估情况看,矿区土地复垦率平均达到95%左右,较试点单位建设之前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四是创新矿山运营模式,现代化矿山建设稳步推进。90%以上的试点单位采用信息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建设数字化智能矿山,实现矿山企业经营、生产决策、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控制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树立了现代化矿山的良好形象。如辽宁抚顺傲牛铁矿通过数字化矿山建设,实现生产流程自动化、成本控制实时化的精细化管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在矿产品价格走低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一定的利润。

 

  五是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资源开发惠民利民。试点单位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重视与地方建设的密切融合。一是积极缴纳完成各项税费义务,为地方财政增加财力作出贡献;二是为地方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当地居民的就业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支持矿区周边群众发展种植业等,支持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的建设及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切实提高了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

 

  绿色就是生命,绿色就是希望。可喜的是,一大批矿山企业通过绿色矿山企业建设,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培育了发展的新动能,实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矿产需求不振和国内矿业经济下行压力大的严峻形势下,一些煤炭、钢铁等亏损面比较大的矿业行业,仍有不少的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依然能维持较好的盈利水平。”鞠建华说。

 

  同样,在地质勘查领域,一些在绿色勘查方面走在前的地勘单位,不仅没有在生态压力剧增、各类保护区增多的不利形势下被挤压空间,反而在一些生态脆弱区开辟出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实现了“青山绿水”和“金山银山”的共存共荣。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实施的多彩整装勘查区,是国家在青南地区设立的三个国家级整装勘查区之一。近年来,他们通过开展绿色勘查、和谐勘查,切实把生态保护贯穿于勘查的全过程,不仅在青南地区站稳了脚跟,成为目前青南地区现存的唯一一个国家整整勘查区,而且还实现了铜多金属矿找矿的重大突破。

 

  “绿色勘查是地质勘查的生命。地勘单位只有在地质勘查中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找到‘金山银山’,才能有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局长杨站君说。

 

  

新态势:谱写我国绿色矿业发展新篇章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察尔汗盐湖时,再次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二者的关系,这无疑也是为我国的绿色矿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思路清则方向明,目标定则措施实。事实上,早在2010年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任务,提出到2015年,建设600个以上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单位,形成系统的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体系;到2020年,全面推广试点经验,将绿色矿山的条件和标准逐步上升为管理制度,严格准入和监管,使大中型矿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小型矿山企业按照绿色矿山条件严格规范管理,基本形成全国绿色矿山格局。

 

  据了解,基本形成绿色矿山建设的新格局,只是我国绿色矿业建设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建设50个以上的绿色矿业示范区,建设一批绿色矿山企业,建设一批重点的绿色矿山。而建设绿色矿业示范区的目的,就是要由点到面,集中连片,示范区里的所有企业,都必须向绿色矿山的标准看齐,然后再从中找出一些可供借鉴的重点示范,全面推广,形成真正的绿色矿业格局。

 

  而第二个目标是形成绿色矿业转型发展的新途径。通过现有的绿色矿山试点企业,和一些做得很好的非试点企业,从中总结经验,探索一些新的模式和新的途径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引领矿业绿色发展。第三个目标是要建立健全绿色矿山发展的三大体系。包括工作体系、标准体系和政策体系,形成矿业绿色发展的机制。

 

  国土资源部配合矿业绿色发展的这三大目标,又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的五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快各级绿色矿山建设步伐,二是推动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三是建立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体系,四是构建有利于绿色矿山建设的长效机制,五是做好典型经验与模式的总结。

 

  “建设绿色矿山是社会进步与时代的要求,是大势所趋。谁不搞绿色矿山、不走绿色发展之路就必然走入死胡同,最终被社会淘汰。”鞠建华说,实际上,现在很多地方都将绿色矿山建设作为新建矿山的准入条件,比如浙江省,新建矿山必须拿出绿色矿山建设的思路和方案;福建要求企业在获得采矿权许可证的同时,还要跟政府签合同,承诺把矿山建成绿色矿山。

 

  “总之,今后无论是新建矿山还是生产矿山,都必须将绿色矿山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方向、工作抓手、评估考核、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并以此来全面推进我国绿色矿业的可持续发展。”鞠建华表示。

 

  而地质勘查也是如此。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愈益增强,国家对生态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以及各类保护区的不断增多,地质勘查这个原本对生态环境扰动很小的行业,也开始逐步面临生态环保的压力。如何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前提下,找到更多更好的“金山银山”无疑成为地勘行业必须破解的难题之一。

 

  “绿色安全是矿业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发展绿色矿业,在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中,把节约放在有限位置,开展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中,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严格矿山开发准入管理,强化矿山地质环境源头保护。”面对未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9月23日的2016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再次向全世界亮明了中国坚定不移建设绿色矿业的信心和决心,提出了中国绿色矿业发展的新的任务和要求。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绿色矿业建设近6年来,只是走完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坚信,在国土资源部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在前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和绿色勘查示范项目的引领下,我国的绿色矿业发展必将谱写出新的篇章! (王琼杰)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6(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6年9月22-25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