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科技舞台唱响“地调声音”

 

  在1月9日召开的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收获颇丰,牵头实施的3个项目和1名外籍专家共获得4个奖项,获奖数量创下了中国地调局历史新高。在国家科技的最高领奖台上,地调人唱响了“地调声音”!

  获奖数量再创新高

  2016年度,国家进一步严格了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要求、缩减了授奖数量,共有2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79个项目获得自然、发明、进步三大奖,5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得国际合作奖。据教育部的统计,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通用项目高校牵头获奖占近八成。

  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非高校单位,主要依托国家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支撑等项目斩获了4项大奖,分别为:矿产资源所毛景文研究员牵头负责的“中国东部板内燕山期大规模成矿动力学模型”获自然科学二等奖;航遥中心熊盛青研究员牵头负责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地科院董树文研究员牵头负责的“大别山东段深部探测与找矿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岩溶所国际合作的克里斯·葛立夫教授获国际合作奖。

  据统计,在全国非高校类单位中,中国地调局本次的获奖数量名列前茅,以绝对优势领跑全国多家重点科研单位和几大型企业。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1999年组建以来,在18年的发展历程中,共牵头获国家科技奖25项,平均每年获得1.4项。2016年度荣获的4个奖项也创造了中国地调局建局以来的历史新高。据了解,中国地调局参评2016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材料由国土资源部统一申报。本次国土资源部共推荐了7个项目,其中4项为中国地调局报送。经多轮评审,中国地调局报送的4个项目全部获奖。

  

国际合作成效显著

  为促进我国地质调查领域地学研究的进步发展,中国地调局与多国科学家开展了长期密切合作。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国际合作奖的5名外籍专家中,就有一位是与中国地调局长期合作的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理事会理事克里斯·葛立夫教授。

  从1992年起,克里斯·葛立夫教授便与中国的岩溶地质科学研究结下不解之缘。20多年来,他不断在中国开展研究工作,以专业知识为我国岩溶科学的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他的参与和努力下,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最终落户中国地调局岩溶所。

  克里斯·葛立夫说:“400年前,中国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就在探索当地的喀斯特地貌。未来我将与中国的同事们继续开展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生态保护研究,尽管很难保证五年内会取得什么成果,但我们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在全球关注的领域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展示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的铿锵步伐,也表明了中国地调局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然决心。

  

科技创新领跑未来

  据国家奖励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从面向国家需求的重大项目,到致力于改善民生的科技创新,中国力量正在科技领域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信心和实力,开始重塑这个世界的科技格局!”“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主要奖励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项目,以及致力于改善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

  翻开2016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3个项目清单,纵览中国地调局“十大计划、50项工程、300多个项目”的地质调查业务布局,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我国地质调查科技人员们正在厚积薄发,始终把坚持科技创新作为地质调查的第一驱动力,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国家能源、矿产、环境、灾害和基础地质问题为目标,使中国地质调查局从“追跑、跟跑”世界一流地质调查机构的状态,逐步过渡到“并跑、领跑”的新局面中来。

  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提出:“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决定未来”。让我们为创新者点赞,给奋进者喝彩!中国地质调查事业全体地调人将薪火相传,坚持“以科技创新改造地质调查”,追求面向地质调查工作建功立业,站在新的起点上,报效祖国、服务社会,逐步推动我国成为世界地质科技强国,在流光溢彩的世界地质调查舞台上闪耀星光! (徐佳佳)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7(第十九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7年9月23-25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