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立新功——2018年地勘行业十件事

编者按:这一年,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动能与质量不断调整。紧跟国家步伐,地勘行业也延续了深度调整的态势,在多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取得了创新性或突破性成果:地勘单位“六个调整”方向明确,带来了新机遇,

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挑战;针对地勘工作的多项政策落地,让地勘工作在调整中发生蝶变;一个个重大找矿突破,芬芳和鼓舞了我们一整年的时光;一次次探索和“零”的突破,展现了地质工作者不惧艰难的英雄气魄……

  这一年,对于历经过跌宕起伏的地勘单位来说,并非是特别欣喜若狂的一年,也不是十分沮丧的一年,但是却是充满感动的一年:我们感动于大家的坚定从容,在变革中坚守自我,坚持“地质报国”的初心未曾改变;我们感动于大家的不懈进取,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不断突破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我们感动于大家的团结友爱,在快速发展的列车上不忘拉上每一个身边的人。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不变的初心、昂扬的斗志、振奋的精神和互相取暖的关怀,必将带领我们走出冬季,迎来春天。

  1.地勘行业主要工作迎来“六个调整”

  1月11日,中国矿业联合会地勘协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三届四次理事会,100多名地勘行业精英共同探讨新时代地质工作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谋求新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会议明确,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政策、新任务,地勘行业主要工作将发生六个重大调整:工作对象由矿产勘查向“山水林田湖地矿”等自然资源勘查的调整;工作要素由资源勘查向资源、环境、空间、灾害等综合勘查的调整;工作领域由陆域为主向陆海并重的调整;工作方式由“单兵作战”向“立体作战”的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调整;主攻矿种由固体矿产向清洁能源、战略新兴、大宗紧缺矿产并重的调整;工作成果由提交勘探报告向按需提交门类齐全工作成果的调整。

  点评:中国矿业联合会地勘协会提出的我国地勘行业主要工作6个调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我国地质工作的重大创新方向。地质工作者应该把握形势,积极面对,转变思路,紧跟时代进步,拓展服务空间和领域。会议同时提出的5项重点工作方向,或将给地勘单位以启发:坚持创新发展,培育地质工作新动力;坚持协调发展,优化矿产勘查开发格局,加强对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支撑作用,推进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形成陆海统筹、东西并重、油气并举、大宗矿产与战略新兴矿产并进的格局;坚持绿色发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资源供给双赢;坚持开放发展,促进矿业合作共赢,加快利用境外资源步伐,特别是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提高矿业领域对外开放力度,构建稳定、多元、安全的资源供应体系;坚持共享发展,完善资源开发利益分配制度,助力脱贫攻坚。

  2.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正式废止

  2018年4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9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废止《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

  为了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国务院对取消行政许可项目及制约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决定对18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对5部行政法规予以废止。废止的行政法规包含了《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点评:有专家认为,地质勘查资质审批的取消,可能短时期内会冲击国有地勘单位的发展模式和市场管理,国有地勘单位在地勘市场上将彻底失去资质垄断地位,曾经赖以生存的“饭碗”,也不复存在,这是改革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阵痛,但这是短暂的痛,从地勘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去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优胜劣汰市场经济下,国有地勘队伍必将在新形势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3. 我国首个绿色勘查团体标准发布

  自然资源部今年9月发布了《绿色勘查指南》,这是我国第一个绿色勘查团体标准,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勘查工作已开始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矿产勘查工作中的绿色勘查活动,共分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绿色勘查内容及其编制、场地建设、现场管理、生产矿山和废弃矿山勘查、水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噪音粉尘与废弃物管理、环境恢复治理、智能化勘查和科技创新、和谐勘查、绿色勘查管理等14项内容。标准坚持“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和谐共赢、管理规范”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勘查工作中开展实践绿色勘查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施工企业管理、勘查工作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恢复治理、和谐勘查,以及绿色勘查的其他有关规范内容。

  点评:绿色勘查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地质勘查领域的具体实践,是基于符合环保要求达到找矿效果的一种勘查新措施或新方法。2015年8月,《中国矿业报》记者在“走基层”活动中,发现青海省有色地勘局的“多彩模式”,并首次提出绿色勘查这一先进理念后,得到了原国土资源部地勘司的高度重视。部地勘司深入青海进行调研后,形成的调研报告得到了部领导的肯定和批示,绿色勘查由此正式被列为原国土资源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始在全国推广。

  3年来,在部勘查司、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等部门的倡导推动下,我国绿色勘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青海省有色地勘局树立标杆,创建“多彩模式”;山东省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后来居上,制定地方标准;黑龙江省地矿局创新思路,由试点到示范再到全面铺开;海南省地调院先行先试,以钻代槽;云南省地调院转变观念,开拓新路;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与时俱进,研发新设备新技术。此外,甘肃、湖南、湖北、四川、河南、吉林、江西、新疆等地也坚持环保优先,全面推进。许多省份相继开展了绿色勘查示范项目,要求地勘单位在实施地质找矿过程中,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运用先进的找矿手段、方法、设备和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施地质勘查全过程环境影响最小化控制,实现找矿和环保双赢。

  《绿色勘查指南》是从国家层面对绿色勘查工作制定了标准,有助于全面推进我国绿色勘查工作,指导地勘单位及企业践行绿色理念。

  4.《方解石矿地质勘查规范》等6项标准发布

  2018年7月5日,自然资源部发布《方解石矿地质勘查规范》等6项行业标准的公告。据了解,该6项推荐性行业标准是经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由自然资源部正式公告发布的,于今年11月1日起实施。

  点评:这些规范继承了原规范中的合理内容,系统总结了石墨等12个矿种的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最新成果和成功经验,提倡和鼓励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规范的发布实施,填补了透辉石、透闪石、长石等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的空白,对有关非金属矿科学部署地质勘查工作、合理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5.河南地矿科技产业园揭牌成立

  国内第一个以地矿为主题的科技产业园——河南地矿科技产业园8月9日在郑州揭牌成立。

  点评:这是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倾力打造的集科研、学术交流、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研发和服务基地。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数年内,将把园区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地矿行业创新创业中心、河南省地矿行业科技创新高地,力争把园区建成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园区之一。

  6.贵州发现我国首个特大型富锰矿床

  贵州东部探获我国有记载以来的首个特大型富锰矿床。该矿床由1个单一完整矿体构成,可提交(332)+(333)类碳酸锰富锰矿石资源量7166.84万吨,资源量为大型锰矿床规模的3.58倍,锰平均品位为25.75%。新的特大型富锰矿床的发现,不仅改变了我国锰矿资源勘查开发格局,而且实现了我国有史以来锰矿找矿的最大突破,使黔东成为中国锰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和新的世界级锰矿资源富集区。

  点评:锰矿是国家十分紧缺的战略矿产之一。该特大型富锰矿床位于国家规划建设的黔东-湘西国家锰矿资源基地和国家锰矿战略紧缺矿产安全供应的核心区,同时是武陵山国家扶贫攻坚的核心区。矿区地处云贵高原向低山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北东部山麓处,项目团队通过长期产学研协同攻关,厘清了华南南华纪锰矿大规模成矿作用的独特地质背景和构造古地理格架,并先后新发现了松桃西溪堡(普觉)、松桃道坨等四个隐伏超大型锰矿床,实现了我国有史以来锰矿找矿的最大突破,并且改变了国家锰矿资源勘查开发格局。

  7.青勘院采用PPP模式参与项目建设

  山东省地矿局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于今年初成功中标青岛西海岸新区山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这也是山东省地矿局中标的第一个PPP项目,总投资6.3亿元,合作期为17年。

  据介绍,该院将采用 PPP 模式参与项目建设,对青岛西海岸新区7个镇(管区)区域内18个地点的山体进行绿化美化综合治理,并结合山体整治条件和市场需求,利用整治形成的山林地、耕地等资源积极发展经济林木、苗圃、生态养殖、特色农业、生态观光等产业,获取运营收益。此外,青勘院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社会资本方的密切合作,为下一步参与日照、即墨、平度、莱西等地区更多的PPP项目培养人才、积累经验,同时也为地矿系统其他地勘单位开展PPP项目提供经验借鉴。

  点评:此项目的重大意义在于突破了地勘工作原有模式,大大延长了地勘工作的链条,增强了地质勘查业务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又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壮大自己,对地勘单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通过PPP模式运作,突破地勘行业发展壁垒,实现了“地质+”跨界融合发展,发挥地质技术优势,拓展服务领域,推动地质工作与自然资源、城建、规划、交通、农业、环保、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地质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互联互通互融。

  8.湖北省地质局为柬埔寨打出第一口地热井

  湖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8月28日在柬埔寨打出第一口地热井。该地热井位于磅士卑省,水温51℃,日涌水量约200立方米。

  点评:此次打出的柬埔寨王国第一口地热井,是该队“走出去”的又一亮点工程。本次地热勘查工作是在柬埔寨基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情况下,通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相互验证,经多次综合分析研判,确定钻孔位置,成功打出地热,取得了火成岩区地热勘查重大技术性突破,这将为湖北省地质局进一步拓宽“一带一路”海外地质工作领域奠定坚实基础。

  9.首届全国地勘行业物探职业技能大赛举行

  12月4日至6日,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劳雷杯”首届全国地质勘查行业物探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在广东省举行。本届竞赛为国家级二类竞赛,由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地球物理勘探是最常用、最关键的地质勘查方法。本次竞赛是物探工种首次举办全国性职业技能竞赛。

  点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物探这样一项听上去并不复杂的工作,事实上却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得多。当前,地勘行业物探职业高技能人才紧缺。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劳雷杯”首届全国地质勘查行业物探职业技能竞赛的举行,大大激励和带动了广大技能劳动者增强职业荣誉感,使他们立足本职,钻研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升物探技术整体水平和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这次竞赛也发现和选拔了一批爱岗敬业、技艺精湛的优秀技能人才,展示了新时代地勘职工精神风貌。

  10. 金矿深部勘查取得突破性进展

  由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实施的“山东省莱州市吴一村地区金矿普查”项目终孔深度3266.06米,为目前国内最深见金矿钻孔,具有重要的深部找矿和地学研究意义。由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实施的“山东省莱州市招贤地区金矿普查”项目,完成地质钻探28000多米,圈定具有工业价值金矿体27个,首次在焦家带深部-2150米处发现明金矿石,新探获(333)金金属量近20吨,预测远景资源量超百吨,潜在经济价值巨大。以上两个项目成果,为下一步焦家带深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点评:自然资源系统自全面实施“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以来。经过两年的努力,成效开始显现。2018年上半年,国家863计划“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重大项目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突破了2000米以浅矿产资源勘探方法、技术、装备障碍。各地勘单位紧跟步伐,不甘落后,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多种措施,推进深部勘查施工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金成矿区, 焦家带一直备受瞩目,而且近几年来相继在焦家断裂带发现中、大及超大型金矿床。焦家带金深部找矿的突破性进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相信通过深部勘查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我们一定会在地球深部探获更多宝藏。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8(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8年10月18~20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