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煤炭“绿”起来
——专访采矿工程专家、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张农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4-09-23时下有一种观点认为,雾霾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煤炭燃烧产生的。然而,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张农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在煤炭开采、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污染要积极治理,努力实现绿色开采。但是,如果一治理雾霾,就要“去煤炭化”,把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煤炭燃烧造成的,似乎有点不公平,甚至不切实际。
张农教授是国家重点学科采矿工程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巷道支护团队首席专家,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现为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科研副院长,兼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矿支护专业委员会专家、专家组副组长。
记者:您认为煤炭作为高碳能源,是否是导致雾霾的罪魁祸首?
张教授: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雾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雾霾的产生,是由于碳的排放量超过了环境的自洁能力,大自然没有能够及时消化掉这些污染物。煤炭的概念需要一个更清晰的定义,煤炭本身不是污染,它就是化石能源,与石油、天然气一样。煤炭的用处也不仅仅是用来发电,还用于炼钢的焦炭、水泥生产。我认为产生雾霾的结构中,煤炭的比重只有20%。
最近网上也有报道称,“是不是把煤改气,雾霾就没有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国家燃煤发电技术在国际上是领先的,世界平均水平是大约335克标准煤发一度电,我们国家最好的可以达到330克标准煤发一度电。现在,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可以做到零污染、零排放。
记者:气候变化,尤其是温室效应是不是很大程度上是煤炭燃烧导致的?煤炭行业该如何应对呢?
张教授:国际上有一种观点:气候变化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过度造成的,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陷阱。当然,也有人认为地球的温室效应是几百万年为一个周期,主要是由于太阳系的运行和地球内部的演变造成的,人类的活动微乎其微,不足以影响到地球的整个生态。
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个事情呢?在替代资源没有出现的情况下,还是以化石能源为主,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占的比重很少,所以从全社会大系统来看,低碳减排、绿色环保这些理念很正确。作为煤炭企业来讲,既要有这个理念,又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处理。企业要追求低碳,但是又不能受制于低碳,矿区是一个经济体,需要发展,需要获得利润,因此要努力实现循环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记者:国家倡导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煤炭作为高碳能源该何去何从?
张教授:低碳经济是世界发展的趋势选择,世界经济发展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下一步就是低碳化。就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一样,工业化是人从蹒跚学步到会走路,信息化是人想走得很快甚至跑起来,然而跑得太快时,关节、心脏就会出现问题,这就是追求速度反而会伤害了自己。低碳就是对自己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从单纯追求快速发展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因此,煤炭低碳化、多元化也是大势所趋。比如山西同煤集团的一些大型现代化矿山,从资源的开采到利用,做到了循环经济,实现了对煤炭资源的充分利用。
还有,要实现煤电一体化。比如把陕西、山西、内蒙古的煤通过铁路拉到上海,整个运输过程要消耗资源,就不符合低碳观念。如果在这些地方就地转化,用煤发电,再通过高压传输,就会减少资源消耗。可以说,随着低碳化、多元化的发展,煤炭生产过程会越来越清洁,所造成的污染也会越来越少。
记者: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如何实现绿色开采和绿色消费,从而降低污染?
张教授:实现绿色开采,第一要在开发上有统筹、持续的规划,要把煤矿开采和地区发展相结合,要与环境容量相协调。第二是要升级现有的绿色开采技术,如实现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保水、充填开采等等,加大技术对绿色开采的支持力度。第三是国家要对煤炭这种主导能源大力支持,包括税费问题、整合问题等等。从煤到电本身就是一种浪费,所以要提高燃煤发电技术。
煤炭的消费,无论是在我们国家还是在国际上,都随着技术的进步在日益改善,但是像煤制油、煤制气、煤液化等技术都还有待完善。
现在,众多煤炭类高校也在致力于研究煤炭行业实用先进技术,相信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让煤炭“绿”起来绝对不是问题。煤炭开采越来越智能化、机械化,也贯穿着低碳化、科学化。像保水开采,保护矿区附近水资源;充填开采,控制开采区域表土沉降,保护铁路、公路等地表建筑;煤与瓦斯共采,实现充分利用瓦斯。在煤炭生产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对煤炭实现最大程度地吃干榨尽。(单孟华 赵怡斐)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4(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4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