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转型升级“唯绿不破”

---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回顾及新思路探索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国土资源报   日期:2015-11-25

  “目前是否还要继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经济下行是否会影响到企业绿色矿山建设的积极性?”在近日开展的一次对内蒙古东部艰苦地区绿色矿山建设调研反馈中,企业负责人们无一例外地表示:多亏当年参加了绿色矿山建设,提升了采掘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发展打下了“厚底子”,现在才“扛住了”这波矿业下行的冲击。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矿业要健康可持续发展,肯定离不开绿色矿山建设。”在不久前召开的2015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鞠建华坚定地回应,绿色矿山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国土资源部担起建设大任

  2007年召开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以“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绿色”为主题,正式提出了“绿色矿业”这一全新概念,这被外界解读为国土资源部正式宣告,倡导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

  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资源保障和矿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绿色矿山建设工作“谋篇布局”。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首次明确了发展绿色矿业的整体要求,并确定“到2020年基本建立绿色矿山格局”的发展目标。2010年,国土资源部正式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推进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的重要意义,同时明确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思路、原则与目标,提出将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作为保障矿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矿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充分运用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制定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制度,构建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的长效机制。

  2011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国土资源部时,强调要“大力发展绿色矿山”。同年,“发展绿色矿业”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3年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要求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把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十三五”规划,并对推动绿色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明确提出了加强绿色矿业发展工作,对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也更加明确。因此,2015年在鞠建华看来具有“里程碑意义”。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会促进、政策配套、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和思路,国土资源部始终积极致力于绿色矿山试点建设工作,截至目前,总共筛选出4批共661家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并完成了前两批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的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非常好,树立了一批绿色矿山的典型,打造了正面的矿业形象,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些试点单位的实践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引领绿色矿山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此,全国许多矿山企业、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主动作为。比如,浙江省开展了不同层级绿色矿山的试点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通过凝聚各方力量,已形成了“政府支持引导、协会制定办法要求、企业跟进”的发展模式,保证了绿色矿山建设全方位立体式开展。

  随着各地试点工作“大幕”陆续拉开,目前部分地区(单位)已取得初步成效,进一步推进了全国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稳步前行。

  

组合拳”助推矿山环境恢复

  我国之所以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与我国矿业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我国采矿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近60年的大规模开采(应该说很长时期是粗放式开采),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和地质地貌破坏,遗留下非常多的矿山环境问题。

  从2000年开始,我国政府意识到这一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更影响到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提出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开展矿山环境的治理恢复工作。

  国土资源部首先开展了一轮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调查,调查面积大约有12万平方千米,调查的矿山数量超过了11万个,基本查清了当时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上,国土资源部会同财政部及其他相关部门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试点工作。在此期间,我国总共投入资金超过100亿元,集中治理恢复全国38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矿山地质环境,对每个资源枯竭城市一年投入1亿元,连续治理3年。

  2011年至2014年,国土资源部又发动全国国土资源系统,集中有效治理“三区两线”(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县级以上城市规划区等重要居民集中区周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要交通干线,海岸线直观可视范围)范围内的废弃矿山,显著改善了矿山周边环境,取得很大成效。

  截至2014年年底,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加上企业自筹资金,总共投入了900亿元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其中的300亿元由中央财政投资,其他600亿元来自地方财政和企业自筹。

  那么恢复治理的结果又是如何?国土资源部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全国因采矿破坏的土地总面积大约是303万公顷,通过10多年的恢复治理,目前已恢复治理了81万公顷的土地,恢复治理率达到26%左右。

  在政策方面,国土资源部正在逐步健全完善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制度体系,于2009年出台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作为申办采矿许可证的前置条件之一;随后又发布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09~2015年)》,明确提出构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已全部建立了省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这些政策对预防因采矿造成地质环境的破坏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熊自力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绿色矿山研究,他介绍,根据政策,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以前,保证金必须存放在银行里不能动用,只有把破坏的环境恢复治理并通过验收之后,才能再把保证金返还给采矿权人。同时,针对目前矿业市场低迷的情况,国土资源部也在积极探索一些更利于矿山环境治理的新途径,比如矿山企业在履行环境恢复义务时,能否先把保证金还给企业,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

  

用“绿色”消减矿业下行压力

  2003年到2013年这10年间,我国矿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矿业产值翻了四番,甚至有人以“时载高歌恍如梦,千载矿业夜如歌”来形容这个时期的矿业繁荣景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投资者和矿老板也享受到了“大餐式”的矿业盛宴,得到诸多实惠。但同时,行业发展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近两年,矿业形势逆转,一般工业产品价格大约下降了6%~7%,而矿产品价格的降幅却在20%~30%,甚至更多,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可以说,经济下行的压力非常大。

  当下国内经济增速趋缓、矿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有人开始顾虑建设绿色矿山必要性和可持续性。

  “绿色矿山是矿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鞠建华认为,这主要基于四个理由。

  一是绿色矿山建设是矿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是绿色矿山建设必须要走绿色开采的道路,实现开采科学化、经营规范化、矿山环境生态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是凡在科技创新、矿山环境治理投入较多的企业,提升了竞争力,都经受住了这波矿业下行的压力,这从第二批183家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的评估情况即能看出。

  四是企业因为建设绿色矿山,提升了资源利用水平,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很多矿企的一大部分利润均来自资源综合利用的收益。

  鞠建华表示,从短期看,绿色矿山建设增加了企业的投入和成本,但从长期看,通过资源的整合利用、科技创新,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他强调,绿色矿山是矿山企业资源利用、综合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品牌,同时又是企业融资上市,走向海外的一个“绿色标签”,所以对企业而言,其本身就是另一种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

  对此,中国矿联绿色矿山促进委员会会长刘玉强也深有体会,在一次针对内蒙古东部艰苦地区的绿色矿山建设调研中,起初他还很担忧:绿色矿山建设增加了企业成本,又恰逢矿业形势下行,企业申请绿色矿山之后,是否会反悔自己当初要求提高的综合利用等各项指标。但了解到的情况出乎刘玉强的意料,各企业负责人反而表示正是因为加入了绿色矿山建设,带动企业提升了开采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所以这波矿业下行并没有对他们造成影响,没有一个人向刘玉强要政策。

  “这些企业在市场上站住脚了,加之绿色矿山建设本身就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更多人愿意购买这些绿色矿山企业的股票。这样的企业不是一两个,而是全部……”刘玉强更加坚定了把绿色矿山建设这条发展道路走下去的决心。

  

湖州模式”具有示范效应

  由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地质环境差异大,且各省市情况不尽相同,绿色矿山建设任务仍较为艰巨,如何更有效地实施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矿山应走在行业前列,树立典范,借鉴推广其他省份好的实施办法。”在今年国际矿业大会上,刘玉强如是说。

  说到近年来绿色矿山建设中具有示范意义的试点,当属浙江省湖州市。该市绿色矿山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并享有很高的盛誉。近年来,湖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正在向纵深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进一步扩面提质。今年,随着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湖州市进一步明确了打造绿色矿山发展示范区的建设目标。

  湖州位于浙江北部,处在由上海、杭州、南京构成的“长三角”经济带的中间位置,有明显的地理区位和交通优势。今天的湖州是越建越美丽,然而,在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却并非这般情形。

  据湖州市市政府副秘书长饶如峰介绍,“当时矿业是湖州的支柱产业,也富了湖州一方百姓。湖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而且交通便利,资源可直接运到上海及江苏南部。”

  在上世纪90年代的矿业发展高峰期,湖州这个面积不大的地方聚集着大大小小的矿山企业多达1880家,星罗密布。同时,由于矿业管理处于较低水平,大范围粗放式的发展方式让青山变成了“白山”、河流变成了“黄河”,满目疮痍,严重破坏了湖州的生态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湖州市政府站在生态市的战略高位,决心用铁的措施、铁的纪律,打一场创建绿色矿山的攻坚战。由此,湖州市开启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新篇章。

  湖州先把68家矿山企业作为试点,然后逐步推进,最后全面铺开。

  “湖州实施了严格的矿山企业资源生态环境修复备用金制度,但如果企业创建绿色矿山,只需缴纳备用金的60%。2013年6月,湖州出台了《绿色矿山实施办法》,在7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并详细列出了38条标准,其中一条是‘凡拥有3年采矿权的企业必须创建绿色矿山’,这些硬指标给矿山企业带来很大压力,但也推动了绿色创建迈出坚实步伐。”饶如峰称。

  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引导,在这方面湖州市政府抓住了关键环节。

  一是规范管控优化布局。湖州市政府优化矿山分布,按照“禁采区关闭、现采区输送、开采区集聚”的思路,在禁采区除了矿泉水、地热全部关掉,没有一个例外。现采区保留一些部分自用,但要在规划时间内关闭。开采区集聚就是对矿山企业进行分批整治、合并,随之带来的变化是矿山企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提高了绿色创建的标准。

  二是严格矿山资源开采准入门槛。新建绿色矿山要符合规划,并且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注册资金和技术人员,开采规模要在最小控制规模之上等条件。老矿山要进行淘汰、优化、整合,对此也有相应政策要求。

  三是把绿色矿山创建纳入综合考核,健全并落实了考核机制。目前,湖州市所有矿山都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由相关部门在平台实施动态监管。通过信息化管理,一年一检查、三年一复核,对复核不能通过的企业直接摘掉“绿色矿山”的帽子。

  与此同时,湖州市一方面优化废矿治理效率,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尾矿治理力度。

  从2003年到2014年的十多年间,湖州矿山企业的数量逐年递减,但年均开采量、产值却在增加。根据饶如峰提供的数据,湖州矿山企业数量从612家减少到76家,年均开采量从13.1万吨上升到86.9万吨,2014年的产值达到24亿元,是2003年的1.5倍。“这些数字足以说明湖州矿山企业的布局优化成效明显。”

  

五点联动“十三五”再发力

  “十三五”期间,矿业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也将承担更大的责任,按照规划要求,到2020年要形成全国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格局。“从目前实际情况看,距离目标和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鞠建华指出,“十三五”期间,绿色矿山建设要抓紧推进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及时总结好前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的经验,并进行推广,提高全社会对绿色矿山建设的认可度。同时,还要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不同层级的绿色矿山试点工作。

  二是推进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由点到面集中连片地推进。我国有10万多个矿山,而现有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只有几百个,所占比例很小,应重点探索让地方政府、企业都能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的新模式。

  三是建立绿色矿山的标准体系,为制定各项配套政策和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四是构建绿色矿山建设的长效机制,并形成与之配套的政策体系,包括资源、资金、用地、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通过政策体系的建立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五是改革创新,进行制度创新,把绿色矿山建设上升到制度层面。无论是矿山规划建设、还是生产运行,都要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进行。目前,许多地方已经在开展这项工作,比如福建省要求企业承诺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开展工作,并签订相关合同,只有这样才允许企业开发资源。

  此外,鞠建华认为还要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通过协会的力量提高整个行业的自律行为,构建诚信体系,督促矿山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鞠建华表示,近两年很多投资人、投资公司都提出设立绿色矿业发展基金,以支持矿企的升级改造。对此,他希望各方投资者以及各方面政策的制定者,都能参与其中。(刘艾瑛)

  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大会官网:(m.balanzskin.com)

中国成为国际能源署联盟国

来源:新华网    出处:人民日报   日期:2015-11-20

  在18日的国际能源署2015年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成为国际能源署联盟国。

  国际能源署由成员国、联盟国以及伙伴国构成。11月17-18日, 国际能源署2015年部长级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今年会议的主题是“为清洁、安全的未来能源而创新”。 来自国际能源署29个成员国和9个伙伴国的部长以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能源公司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参加会议,就与能源相关的重点议题,及未来世界能源系统转变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进行讨论。

  在此次会议上,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国际能源署的现代化进程需要三大支柱,首先就是向新兴经济体敞开大门;第二拓宽能源安全的核心,一方面要考虑全球石油市场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将液化天然气纳入全球能源贸易;第三是将国际能源署转变为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和能源效率的中心。 (李永群 邢雪)

  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大会官网:(m.balanzskin.com)

我国油气勘查开发取得丰硕成果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国土资源报   日期:2015-11-19

  “十二五”期间,我国油气资源勘查开发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储量、产量持续增长,国内保障能力持续增强,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查开发进展显著,油气勘查开采改革试点启动,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国家油气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油气新增探明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

  “十二五”前4年,我国石油累计新增探明储量50.1亿吨,年均12.5亿吨,与“十一五”前4年比增长7.9%;天然气累计新增探明储量3.24万亿立方米,年均8108亿立方米,与“十一五”前4年比增长30.8%。石油勘探发现和落实一批亿吨级储量区,天然气勘探取得一系列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突破。

  油气产量持续增长

  2010年起,我国原油产量连续5年保持2亿吨以上水平;从2011年起,天然气产量连续4年保持1000亿立方米以上水平。“十二五”前4年,石油累计产量8.3亿吨,年均2.07亿吨,与“十一五”前4年相比增长10.8%。天然气累计产量4498亿立方米,年均1124亿立方米,与“十一五”前4年相比增长55.3%。东部老油区产量基本稳定,西部油区和海域在储量接替和产量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取得新的成果

  最新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1085亿吨,可采资源量为265亿吨,与2007年评价成果相比,分别增长了42%和26%;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68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为40万亿立方米,与2007年评价成果相比分别增长了94%和82%。

  “十二五”期间,按照“开放市场、有序竞争、创新机制、协调联动”的原则,我国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查开发取得显著进展。页岩气勘探率先在四川盆地取得突破,探明储量超5000亿立方米,探明首个千亿立方米整装页岩气田,勘查开发技术基本国产化,进入规模化开发初期阶段。在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我国中新生界陆相和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页岩气也取得重大进展。通过两轮招标,21个页岩气区块出让,引入了除石油公司以外的17家投资主体。煤层气勘查开发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14年底,全国累计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6266亿立方米,建成产能约60亿立方米,2014年产量达36.9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油页岩、油砂、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均取得良好进展。全国油页岩产量从2011年的60万吨增长到2014年的90万吨,主要集中在辽宁、吉林、山东、新疆等地。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开展了油砂矿勘探和试验开发工作。南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初步控制储量1000亿~1500亿立方米。(乔思伟)

  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6(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6年9月22-25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

2015西部国际矿业展览会在昆明举行

科技成果产业化 应对矿业新挑战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日期:2015-11-19

  2015西部国际矿业展览会近日在昆明开幕。展会围绕“安全生产、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重点展出采矿技术装备、矿物加工设备、选矿技术装备、矿山环保节能设备、矿山安全设备及相关矿山服务项目等。

  展会期间还举办了“云南省矿山行业交流峰会”,搭建矿山企业、设备制造商与科研、设计、高等院校等单位的交流沟通平台,研究和讨论新常态下金属矿山的未来与发展,总结、交流、宣传和推广矿产资源高效开采和利用、节能与减排并重、环保生产与排放等方面的成果,推进采矿、选矿技术装备领域的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化。

  据介绍,本次展会是贸易型展览会,即B2B展会,比较看重参展国家和地区数量、现场意向成交额、展出设备或产品数量、新产品新技术等,这些商业行为将决定后续有多少潜在订单或者商业机会可以发展。2015西部国际矿业展览会不仅是中外矿山企业展示产品、技术、设备和开展贸易合作的平台,也将成为国际先进技术交流与推广、分享世界领先矿业科技成果的高地。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为使有色工业和钢铁工业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好的发展,国家大力推广绿色矿山和矿山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使矿山企业急需在采矿、选矿工艺技术与装备上进行创新和转型升级,2015西部国际矿业展览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举行的。(詹晶晶)

  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6(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6年9月22-25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成就展开幕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日期:2015-11-1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生产经营、科技创新、环境保护、资本市场、国际合作、两化融合、产品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11月1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成就展给了参观者最直观的展示。

  本届展览会为期3天,展览面积达5000平方米,共有中国铝业集团、铜陵有色金属集团、中国黄金集团等100多家有色金属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参与,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自成立以来发起的首次全行业性展览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在开幕式中介绍,举办此次展览活动,目的就是要集中展示有色行业发展的成果,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成功的历史经验。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尽管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这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必然经历的阶段。”陈全训表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建设工业强国的方向没有变,有色金属仍是朝阳产业的判断没有变。一定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有色金属工业由高速发展向高端发展迈进。

  记者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目前,产业规模包括产量、消费量、贸易量连续十多年居世界第一。技术装备水平总体上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部分技术实现成套出口,新材料研发生产基本保障了国家重大工程的需要。行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产业循环利用形成规模。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星主持开幕式。展览会同期还将举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成就展系列会议,包括质量标准大会、钨钼发展论坛、铟铋锗镓年会、统计工作会、协会会长会、科技工作会、院所长会等。(张立)

  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6(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6年9月22-25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

第十五届国际煤层气暨页岩气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日期:2015-11-16

  据统计,今年1~9月煤矿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3.3%和53.8%。今年重大瓦斯事故发生两起,同比下降71.4%。虽然近几年煤矿瓦斯事故逐年下降,但瓦斯事故总量依然很大,重大事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煤炭经济形势下滑给煤炭安全生产带来新的压力。这是记者在近日于北京举行的第十五届国际煤层气暨页岩气研讨会上获悉的。

  前不久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积极开发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会上,国家煤矿安监局监察专员郑行周表示,开发煤层气是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重要举措。随着国家环保和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地面煤层气开发技术的不断完善,突出矿井和高瓦斯矿井先抽后建的落实,煤层气和煤矿瓦斯抽采利用有很大的潜力和需求。

  国家安监总局信息研究院院长贺佑国表示,在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今天,煤层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大力开发将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开发煤层气既可以从根本上防治煤矿瓦斯事故,又可以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目前,中国煤层气和页岩气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煤层气勘探从华北扩大到西北、西南,从高阶煤扩展到低阶煤,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进入商业化开发阶段。今年上半年全国煤层气总产量88.8亿立方米,利用量41.3亿立方米。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由2005年的2171人下降到去年的266人。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建光表示,目前,我国形成了一套适宜于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煤层气较为成熟的勘探开发技术系列,总结出了适宜于我国煤层气特点的排采技术体系。截至2014年底,我国煤层气钻井总数近15000口,探明储量超6000亿立方米,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和沁水盆地南部两个千亿立方米大气田。随着我国煤层气勘探向深部延伸,勘探难度加大,面临更大的挑战。吴建光认为,我国目前煤层气产业仍处于规模化开发初级阶段,煤层气资源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的多样性,建议国家加大煤层气公益性勘探和试验支持力度,以进一步提高资源探明率。同时,在目前全球低油价的形势下,煤层气开发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造成企业压力大,建议国家设立不同类型的示范工程项目来引领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有效地促进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吴启华)

  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6(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6年9月22-25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

聚焦“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矿业发展机遇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网    出处: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5-11-06

10月20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论坛现场。  本报记者 李振涛 摄

  2015年,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为仍处颓势的全球矿业犹如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一带一路”战略会给全球矿业发展带来哪些机遇,不出所料地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很多专家分析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向纵深推进,必将进一步拓展沿线各国矿业合作的空间,将各国在资源、市场、资金、产业、科技、人才等领域的互补优势,充分激发出来。

  在当今矿业全球化大潮下,“一带一路”的战略前景,预示着沿线各国彼此之间的真诚合作,必将把各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新动力,从而为全球矿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资源丰富且互补性极强

  根据“一带一路”战略,能源资源将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毫无疑问,“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为沿线各国的矿业合作提供新的平台。

  正如土耳其矿产资源勘查总局副局长克里姆·萨利卡瓦克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论坛上所表示的:“‘一带一路’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平台。沿线国家历史上本就紧密相连,彼此合作非常重要。”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世界矿物原材料的主要供给基地,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可以用“举足轻重”来形容。公开的数据显示,在这个区域内储藏的矿产资源有近200种,价值超过250万亿美元,占全球的61%。其中,世界上煤的蕴藏量最高的地区在中国和俄罗斯境内;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黄金之国”;东南亚诸国有长达2500公里的锡矿带,也是全球最为著名的宝玉石产区;目前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最多的地区是西亚诸国;印度和俄罗斯是钻石重要产区;俄罗斯库尔斯克分布有世界最大的产铁盆地等。

  为什么在“一带一路”沿线有这么丰富的矿产资源?10月20日下午,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向人们介绍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宏观地质背景。“在全球成矿单元的四大成矿域中,‘一带一路’地区内的成矿区带就有12个,各成矿区带中产出大—超大矿床总数达到326个。”

  更为重要的是,各国矿产资源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例如:中国紧缺的铜、镉、镍等矿产和战略性新兴矿产等,恰好是“一带一路”沿线另一些国家的优势资源;而油气资源丰富的中亚国家,勘探开发开采能力相对较弱,与我国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来自缅甸矿业部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局的久久奥表示,缅甸的矿产资源丰富,但开发手段比较传统落后。“目前,缅甸东部地区要做进一步的矿产勘查开发。我们正在修订相关法律规定吸引外国投资者,希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帮助缅甸解决在矿业开发中遇到的难题。”

  这种情况很普遍。中国与东南亚地理上相邻,地质构造相连。东南亚位于中国西南三江成矿带和华南成矿带向南延伸地带,成矿条件优越,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但矿产勘查和开发程度低。因此,“开展中国—东南亚国家地学合作,有利于深化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区域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林方成表示。

  前景广阔且合作热情高涨

  在互惠互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和整合各方在资源、资金、人才、技术、装备等方面的优势,对仍处在深度调整期的全球矿业来讲,具有吸引力。就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召开前夕,有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推进矿业合作的消息纷至沓来。

  我国首个“一带一路”矿业合作民间智库成立,企业和机构可获取沿线65个国家50余种矿产资源的储量、产量、开发状态等;广西壮族自治区将承建第一个柬埔寨国家地质实验室;首个专注于“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及其相关行业的私募股权基金在北京正式启动,募集目标100亿元,今年年底前结束募集……

  如今,很多沿线国家已经认识或切身体会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将能够共享中国改革发展的红利,并将本地区的资源、技术与资金优势等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为此,各国对沿线开展矿业合作的热情极为高涨。

  在刚刚落幕的中俄博览会东北亚矿业合作会议上,来自俄罗斯和蒙古等国的代表齐聚哈尔滨,分享了各自的找矿成果,表达了积极合作的愿望。为了推介自己的矿业项目,俄罗斯专门编制了一本厚厚的宣传手册。在短短半天时间里,中俄就有22个矿业合作项目签约。

  而在9月举办的2015年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上,来自中国、东盟各国和其他国家的代表,聚焦“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下的矿业机遇,围绕矿业形势、地学研究合作、矿业政策研究、地质环境保护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在决定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合作建设国家地质实验室后,柬埔寨矿产能源部国务秘书迪·缇那曾表示:“我们希望除了中柬两国受益以外,也为沿线国家带来更多利益。期待未来能与中国国土资源部门有更多交流。”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是全球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也是全球最大的能源资源消费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论坛上,来自缅甸、越南、泰国、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矿产资源部门的代表,纷纷介绍了自己国家的资源赋存和地质勘查情况,同时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愿望。

  “这充分表明,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的愿景。”一位专家对记者说,“合作,是必由之路。”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我国矿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产能过剩。“如果我们的产能,以及技术、资金等能够转移,不但对沿线国家来说是有好处的,我们也可以抓住机会优化矿业的产业结构。”

  以钢铁产业为例:“一带一路”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推升钢铁需求,而沿线国家多是我国钢材出口的重要目标市场。这样的产能合作,无疑将加快我国钢厂走出去的步伐,不仅有利于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局面,还可以利用国外优越的矿产资源来进一步降低成本。

  地质先行且大有可为

  专家认为,“一带一路”是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矿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来讲,裴荣富则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可以称为是当代的创举。

  创新也好,创举也罢,由于“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矿业开发的极大促进,给地质工作带来了机遇。很多专家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地质工作和国际地学合作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

  裴荣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论坛上指出,开发矿业是地质系统的公益性地质工作,目的是解决矿产的“资源”问题;矿业开发是以市场的商业性地质工作为主,目的是解决矿产的“资产”问题。有了“资源”和“资产”,还要上市经营形成“资本”。

  他由此提出了地质工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业开发中的位置。“矿业开发‘三资’中的‘资源’,应以矿床学和找矿勘查地质学为主,‘资产’应是矿业企业家的任务,‘资本’则应是以经济学和商业学为主。”

  此外,他还建议成立“一带一路”矿产风险勘查基金,引导企业在矿汇区内进行整装勘查,以利找矿快速突破。

  记者从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了解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学合作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合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探测及地球化学填图的力度。”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主任吴珍汉介绍,“例如: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组织来自亚洲不同国家百余位地质学家联合完成的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被国际地质图委员会评定为2014年度最佳地质图。”

  在很多专家看来,这些扎实的地质工作,无疑为“一带一路”的矿业开发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宏观地质资料。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来自很多国家地质调查机构的官员和学者,纷纷表达了对开展地学合作的强烈愿望。巴基斯坦地质调查局塞义德·伊什特亚克·可汉表示,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巴基斯坦迫切要把能源的使用率最大化,发展繁荣的矿业。“希望其他国家的地质机构,共同参与到巴基斯坦的地质调查工作中来。”

  “不同的文明互相共融,各国人民相知相交。我们衷心希望这次会议特别是本次论坛的举办,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在能源资源领域的融合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成果共享,最终做到互惠发展。”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论坛结束时,主持人的一番祝福,或许代表了所有与会者的心声。(李响)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 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

透过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看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网    出处: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5-11-04

  作为能源市场的新宠,页岩气正在引发一场中国的能源革命。

  正在天津召开的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传来的消息称,中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已经展开,并在四川盆地海相、鄂尔多斯盆地陆相相继取得突破。中国,成为继美国、加拿大之后的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性开发的国家。

  自1981年美国第一口页岩气井压裂成功,实现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突破,全球的能源资源格局逐渐被打破,至21世纪,页岩气使得多个国家的能源行业产生了重大变化。相对于美国,中国还只是一个页岩气开发的“新兵”。

  我国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多、分布广,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经过近10年的勘探开发实践、技术攻关和理论探索,我国在页岩气开发的资源潜力评价、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体系、基础理论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具备了大规模商业性开发的条件。在本届矿业大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副主任翟刚毅介绍了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理论创新与技术进步以及对今后页岩气开发利用的展望。本版带来大会传回的最新消息,以飨读者。

  

勘查开发现状

 

  

四大页岩气产区初步形成

 

  据翟刚毅介绍,近年来,我国页岩气探明储量快速增长,目前已超过5000亿立方米,形成涪陵、长宁、威远、延长四大页岩气产区,年产能超60亿立方米。

  其中,中石化在涪陵页岩气田探明储量3805.98亿立方米、中石油在长宁页岩气田上罗区块宁201井区—YS108井区和威远页岩气田威202井区共提交探明储量1635.3亿立方米。

  

四大页岩气产区分布示意图

 

  中石化涪陵页岩气田:

  截至2015年8月底,开钻253口,完钻204口,压裂投产142口 。单井平均日产32.72万立方米,最高59.1万立方米;总日产超过1200万立方米,累计产气25亿立方米 ;已建成年产能50亿立方米。

  中石油长宁和威远页岩气田:

  ◆长宁201-YS108井区: 完钻井67口,正钻井61口,平均测试日产量14.3万立方米。

  ◆威远202井区: 完钻井25口,正钻井14口,平均测试日产量16.73万立方米。

  延长石油在鄂尔多斯盆地形成页岩气产区:

  延长石油在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勘探取得突破,柳评177、云页2等多口井获得页岩气流,显示出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截至目前,完钻页岩气井59口,其中直井50口、丛式井3口、水平井6口。

  新区新层系取得重要发现:

  ◆南方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获得重要发现

  在四川威远、重庆城口、贵州岑巩、湖北宜昌等地均获页岩气发现。

  金页HF-1井:川西南威远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首获高产页岩气流,压裂获日产8万立方米。

  宜地2井:在湖北宜昌钻遇天河板组,发生井喷,喷出气体可燃。

  ◆南方震旦系陡山沱组页岩获得重要发现

  秭地1井:在湖北秭归县牛蹄塘组发现厚度100米页岩;陡山沱组页岩厚145米,含气量达2~4立方米/吨,点火获得成功。

  ◆北方石炭—二叠系页岩获得重要发现

  尉参1井是油气调查中心在太康隆起西部新区部署实施的首口上古生界油气参数井,气测显示69层 ,钻遇泥页岩厚度465米,含气量4.5立方米/吨。

  牟页1井是中牟区块第一口页岩气探井 ,发现10层页岩储层,厚277.6米,压裂试气约3000立方米/日 。

  ◆南方二叠系页岩获得重要发现

  巴页1井:解析气量平均1~2立方米/吨,可点火。

  鹤地1井:纯解析气量最高达3.03 立方米/吨。

  泾页1井:目的层全烃值0.0238%~13.7639%。

  ◆南方滇黔桂地区页岩气资源调查获得重要显示

  中标区块勘查工作稳步推进:

  招标区块相继在龙马溪组、牛蹄塘组、华北石炭—二叠系开展了页岩气钻井,并获得了良好的页岩气发现。

  

勘查开发形势

 

  

突破仅在局部

 

  资源潜力巨大,但分布规律依然不清

  2011年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41个盆地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可采资源量为25万亿立方米,并优选了180个页岩气有利区,但分布规律依然不清。

  突破仅在局部地区、个别层位,区域尚未展开

  目前,我国页岩气勘查仅在局部地区、个别层位有突破,如龙马溪组仅在四川盆地局部突破,牛蹄塘组也只有个别探井获得页岩气流,而且目前我国有关陆相和海陆过渡相开发潜力和前景还未明确。

  

涪陵页岩气田焦页9-1HF、9-3HF压裂现场

 

  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最优层系

  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优质页岩分布广、厚度大、含气性好,资源潜力大,占全国页岩气资源量的20%,勘探开发前景好,关键是保存条件。

  南方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及震旦系陡山沱组)为重要层系

  牛蹄塘组页岩分布广、厚度大、成熟度高,具有一定的含气性,但热演化程度高,构造破坏大,勘探难度较大。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高中找低、强中找弱”的思路。

  滇黔桂上古生界海相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形成条件

  该地区有望成为又一个页岩气突破领域。

  技术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但核心技术尚需攻关

  我国目前已具备了3500米以浅水平井钻井及分段压裂能力;探索实施了井工厂化作业模式;自主研发了3000型压裂车等装备。但大于3500米配套开发技术、微地震监测、产量动态预测等技术还未掌握,旋转地质导向、滑套分段压裂、纳微米结构与成分分析等设备仍未实现国产化。

  开发成本逐渐降低,但单井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页岩气经济开发仍然面临挑战,页岩气商业开发仍需政策扶持与技术降成本并重。

  

地质理论研究进展

 

  

南方海相页岩气主控因素摸清

 

  中国页岩气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页岩气勘探不能照搬美国成功的勘探开发经验。加强页岩气聚集机理和分布规律等理论研究和勘探开发技术攻关是解决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问题的关键。

  据翟刚毅介绍,目前我国已初步总结了南方海相页岩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

  深水陆棚是优质页岩发育的有利相带

  深水陆棚环境浮游生物繁盛,为强还原沉积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保存和有机孔发育,有机碳含量高,优质页岩厚度大,分布稳定。

  构造保存条件是影响页岩气富集的关键因素

  南方海相深水陆棚优质页岩一般经历了早期持续深埋和晚期持续抬升两个阶段,早期持续深埋阶段影响页岩气滞留保存的主要因素是顶底板条件 ;晚期持续抬升阶段影响页岩气保存的主要因素是构造作用 。

  构造相对稳定区和良好的顶底板条件是页岩气高产的关键。地层压力系数是页岩气保存条件的直接评价指标。

  储层物性是页岩气高产的重要条件

  页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孔隙度高、含气量高、地应力差小是实现页岩气高产的重要条件 。微裂缝越发育,游离气比例越大,初始产量越高;水平应力差越小,压裂效果越好。

  工艺技术是实现页岩气高产的保证

  水平井井眼轨迹和分段压裂工艺是影响压后产量的重要因素 。

  七大主控因素

  ◆深海陆棚相优质页岩段厚且分布稳定

  ◆构造相对稳定,保存条件好,埋藏适中

  ◆地层超压(压力系数>1.2)

  ◆网状天然裂缝发育

  ◆孔隙度高,含气量高

  ◆地应力差较小

  ◆水平井井眼轨迹垂直最大主应力

  

勘查开发技术进展

 

  

自主创新加快开发步伐

 

  我国的页岩气资源类型复杂、分布层系多,不同沉积类型和不同构造单元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差异性较大,这对于我国页岩气勘探开采是一巨大挑战。而勘探开发技术的自主创新,加快了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的步伐。

  页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

  较之于常规储层,页岩气储层的测井解释评价显得更为复杂。测井资料在评价烃源岩、定性识别页岩气、获取总有机碳总量、含气量和岩石脆性指数等关键评价参数方面不可缺少。测井综合评价已经成为当前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技术支撑。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海相页岩气层测井资料快速识别模式,“四高三低”的测井响应特征,综合反映了高TOC、好的储集性、高含气量和好的可压裂性。

  此外,还建立了TOC、含气量的岩性密度解释模型,基于元素俘获测井与混合骨架密度的矿物含量与孔隙度解释模型。

  页岩气地震“甜点”预测技术

  ◆波阻抗反演页岩厚度预测技术

  ◆有机碳含量叠前地震定量预测技术

  ◆叠前反演与含气性识别技术

  ◆地震裂缝预测技术

  通过地震与测井相表征,实现甜点区预测。

  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

  ◆水平井钻井优化设计技术

  ◆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

  ◆远程传输随钻地质导向技术

  ◆山地复杂地表“井工厂”高效钻井作业模式

  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试气技术

  ◆差异化分段压裂工艺参数优化技术

  ◆泵送桥塞+射孔联作技术、水平井连续油管钻塞技术

  ◆ 自主研发的适合中国地质特征的高效压裂液体系

  ◆微地震监测技术

  ◆压后返排处理技术

  ◆自主研发了复合桥塞、3000型压裂车等装备

  ◆形成了“井工厂”压裂作业模式

  在焦页42号平台:4口井17天压裂75段,单日压裂最高达8段,单日最高入井液量1.4万立方米、砂量508立方米 ,创造了国内页岩气单平台单日压裂施工段数最多、加砂量最大、加液量最多等施工纪录。

  ◆尝试“二氧化碳”无水压裂

  

发展展望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四川盆地及外围取得新突破

  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四川盆地外围不断推进的勘探,先后在丁山、南天湖、美姑—五指山、米仓山、长宁外围及宣汉—巫溪等地区取得发现和突破。

  二、页岩气产能建设不断加大

  中石油、中石化和延长石油不断加大页岩气产能建设,2017年计划建成产能超过150亿立方米。

  三、中标区块勘探有望取得突破

  保靖、黔江、岑巩、来凤、咸丰、城口、中牟等区块已通过页岩气探井钻井及压裂改造发现了良好的页岩气显示。

  下一步,将开展水平井钻井及分段压裂,有望实现工业气流突破。

  四、国土资源部进一步加大页岩气资源调查

  五、积极开展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六、绿色环保开发

  ◆建立绿色开发配套技术

  ◆制定环保措施

  中国的页岩气开发坚持把安全环保、绿色低碳放在首位;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严格履行安评、环评手续,强化HSE体系建设和全员HSE管理,推进页岩气田安全、高效、绿色开发。

  ◆形成环保监管和应急预案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 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