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齐鸣:做好新常态下的地质勘查工作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5-02-03

提 要

 

  地质勘查是先行的工作, 要未雨绸缪,提前部署,不能简单地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 

  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加大投入寻找清洁能源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国在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大油气勘探投入力度,尽量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当地开展地质勘查与矿产开发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地勘工作应该有所调整。创新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但是在强调创新的同时,还要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地质勘查工作如何推进?在今年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在接受中国矿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地质勘查市场有些遇冷,这是世界经济大形势和矿业发展周期波动造成的,以后会逐步回暖。但地质勘查是先行的工作, 要未雨绸缪,提前部署,不能简单地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不论当前矿业市场怎样发展,国家该投入的还是要投入,政府该推进的还是要推进。

  

加大清洁能源勘探开发力度

 

  

记者:

姜大明部长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所作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国土资源具有保障和约束双重作用,走出一条新常态下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新路,要更加注重资源环境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不断提升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在您看来,这会给地质勘查工作带来哪些影响与变化?

 

  

彭齐鸣

:当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新常态对地质工作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常态下,地质工作在能源资源保障方面呈现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矿种需求的明显变化。过去,我国在资源勘查开发方面比较注重“量”的积累,各类资源的产量增长都比较大。现在,按照新的发展模式,根据调结构、转型升级、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政府在能源资源保障方面,对勘查开发的资源种类实行了管控,目的是逐步减少勘查开发易造成环境污染的资源,加大对清洁能源勘查开发的支持力度。例如,近年来按照中央的指示要求,煤炭的开发受到管控。发改委也明确指出,对于部分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要严格控制煤炭勘查项目的数量。

  因此,国家对矿种的需求有更加明显的倾向性,鼓励将更大的力量投入到寻找清洁能源中。油气资源的勘查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特别是气。目前“三气”(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开发已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人们认识到, “三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是改善国内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有效的途径。以北京市为例,现在北京市五环以内的供暖主要使用天然气,但五环以外及至河北省都以燃煤锅炉为主。如果北京周边地区冬季供暖都由燃煤转为燃气,那么北京地区的大气环境一定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但是,我国目前的天然气产量还难以满足这样的需求。由于天然气勘查开发成本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天然气供应还很难替换煤炭,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加大投入寻找清洁能源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国在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大油气勘探投入力度,尽量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行差别化政策

 

  

记者: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减少对煤炭资源的勘查开发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但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比较丰富而油气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尤其在西部及一些欠发达地区,还面临着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尽快脱贫致富的重任。因此,在这些地方,就资源的勘查开发,恐怕也有一个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问题。对此,彭司长是怎么看的? 

  

彭齐鸣: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重大战略的一部分,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在地质勘查工作特别是矿产勘查领域,也必须把环境与生态保护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在这个问题上,关键是要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找好平衡点。我们认为,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是可以实现的。对于资源勘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矿种上区别对待,实行差别化政策,不能简单地一刀切。

  在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畜牧业和农业,产业发展空间较小,发展速度一般都比较缓慢。在这些地区除了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以外,引进发展其它产业也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当地开展地质勘查与矿产开发工作。例如,一些地区有比较丰富的煤炭资源,同时煤炭中煤层气含量也较高。在这种条件下,可以通过勘查开采煤层气的方式发展新产业。这样可以一举多得:一是让当地的居民享受使用煤层气这种清洁能源带来的便利与健康;二是给当地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会,提高财政收入;三是减小了今后煤炭开发中的瓦斯爆炸危险。这几个方面都会带来民生的改善,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当然,这样做需要有条件,尤其是技术水平要高,成本要低,否则难以形成产业。目前,油气勘查开采对技术装备的要求较高,成本也高;开发天然气与开发煤炭资源相比成本高,投资大,勘查风险也大。在这样的条件下,推进“三气”的开发利用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开发资源是加快经济增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目前,大部分国家在能源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已达成共识,即在对环境不造成太大影响的条件下,对能源资源进行合理开采,并把这些能源资源逐步转化为清洁能源。这对于我国来说,特别对于一些老少边穷地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油气、钾盐等资源有90%以上都分布在边远、欠发达地区。如果这些资源得到开发利用,不仅能改变当地单一的产业结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还能逐步向清洁能源转化。

  

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做好创新

 

  

记者:

近两年来,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矿业经济发展进入低谷,国内矿产勘查市场遇冷,对于地勘行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有人说,我国地质工作的春天过去了,地质找矿前景不看好。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还有必要投入地质工作吗? 

  

彭齐鸣

:地质勘查工作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目前最重要的服务内容还是找矿,即解决资源保障问题,尤其是提供油气资源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保障。

  虽然目前油价等一些矿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但是这种状况不会永久持续。地质找矿不能盲目地跟着矿产品市场的周期而波动。地质找矿工作具有超前性,是需要提前部署的。因此,不管市场上矿产品的价格走势如何,国家和政府对于找矿工作的支持与投入力度都不能随意缩减。实际上,尽管近几年随着矿产品价格的波动以及矿业形势的变化,社会资本对地质找矿的投入有所减少,但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央财政用于地质找矿的投入始终没有缩减。

  当然,在新的形势下,地勘工作也应该有所调整。创新,包括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但是,在强调创新的同时,还要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新中国成立至今,地质找矿工作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和好方法,这些传统的、优秀的东西不能丢掉,丢掉了就等于丢掉了根,创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近年来,许多地质工作中的好传统被忽略了,不按地质规律办事了,这样的“创新”实际效果并不好,甚至是负数。因此,地质勘查工作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做好创新。

  值得强调的是,对于地勘单位来说,要在目前项目相对较少的时期抓紧推进专业结构调整,练好内功,抓好能力建设。同时,管理部门和作业单位要更加重视质量管理,把地质工作质量搞上去。(赵腊平 刘烜)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

201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5-01-29

  1月15~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了2014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地质科技十大进展评选会。经来自国土资源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多家单位的34位院士、专家投票,新思路引领松辽外围突泉盆地火山岩覆盖区钻获轻质原油等10项成果脱颖而出,入选201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本次评选的“地质科技十大进展”集中代表了2014年度全国地质调查和地学研究重要进展,充分体现了地质调查工作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与转化方面的能力与水平。部分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技术方法和仪器装备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空白,提高了地质调查评价技术装备水平;成果集中体现了科技支撑引领找矿突破、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对社会各界了解我国地质行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对提高地质行业的社会认知度起到积极作用。

   1.  新思路引领松辽外围突泉盆地火山岩覆盖区钻获轻质原油

 突参 1 井钻探现场  突参 1 井钻获轻质原油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周新桂研究员团队与沈阳地质调查中心陈树旺研究员团队在地质调查项目资助下,通过重、磁、电、震综合探测、联合解译及综合研究,在松辽盆地外围大面积火山岩覆盖区圈定油气远景区——突泉盆地;优选目标部署实施突参1井,在中下侏罗统钻获烃源岩及含油岩芯,经过试油压裂获得轻质原油,实现了火山岩覆盖区油气资源调查重大突破,引领带动了石油公司对新区新层系进行勘探投入,对松辽盆地外围油气勘探开发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   45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马号”海试成功

“海马号”与母船“海洋六号”在南海进行海试验收作业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陶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团队在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资助下,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单位,经过6年的艰苦攻关,突破了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的相关核心技术,成功研发了迄今为止我国系统规模最大、下潜深度最深、国产化率最高的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马号”。2014年“海马号”3次下潜到南海中央海盆4500米的海底,圆满完成各项海试作业任务,可靠性、稳定性、适应性达到国外同类无人遥控潜水器技术水平,成为我国深海技术装备领域新的标志性成果。

  3.  构造岩相带新认识指导西藏罗布莎铬铁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

地质人员现场研究

  西藏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张能军高级工程师团队在地质调查项目资助下,研究罗布莎铬铁矿区含矿构造岩相带与矿体空间分布规律,配合重磁电综合解释,圈定深部找矿勘查区,经钻探验证发现重大隐伏矿体,实现铬铁矿找矿重大突破。在罗布莎矿区发现和评价Cr-80等多个铬铁矿盲矿体,控制矿体长达160米,斜深300余米,矿体品位40%~55%,矿石类型主要为冶金级致密块状铬铁矿;引领企业跟进勘探,提交铬铁矿资源量201.77万吨。在香卡山矿区发现Cr-166等6个铬铁矿体,估算铬铁矿石资源量25.36万吨,预测了深部找矿靶区及资源潜力,使陷入困境的矿山企业重现曙光。

  4.  科技引领钾盐找矿突破取得重要进展

柴达木盆地现场调查 勐野井“二层楼成钾模式”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郑绵平院士盐湖团队在地质调查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联合资助下,联合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等单位,在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山前第四纪早期地层发现新型砂砾富钾卤水层,根据钻探资料推算资源量3.5亿吨,有望成为钾盐后备基地。在塔里木库车凹陷发现厚达百米的古近纪含钾盐矿层,氯化钾达工业品位盐层厚度为41米;在四川盆地发现三叠系杂卤石,既是深层富钾卤水钾重要来源,更是宝贵的缓释钾肥;对上扬子盆地13个储卤构造富钾卤水矿进行评估,估算氯化钾资源量4917万吨;在滇西南勐野井建立钾盐二层楼成矿模式,大幅度缩小陕北奥陶系盐盆找钾靶区,海相钾盐找矿突破崭露曙光。

  5.  我国地下水污染调查建立全流程现代化取样分析技术体系

自主研发取样器与配套装置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孙继朝、刘景涛研究员团队在地质调查项目资助下,成功研制系列取样器并解决痕量组分采集技术难题,发展高效实用的现场调查技术及离线萃取技术,快速准确地查明了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通过高分辨率遥感解译调查土地利用类型与污染源分布;构建了有机分析实验平台,对全国33个实验室实现网络远程质量监控;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显著提高了我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技术水平。

  6.  发现世界最大幻龙头骨及水下觅食足迹

幻龙足迹 世界最大幻龙捕食复原图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张启跃、胡世学研究员团队在地质调查项目资助下,首次在云南罗平县发现数百枚保存完好的海生爬行类足迹,证明为中生代幻龙水下觅食留下的遗迹,成为幻龙类海洋生物水下运动模式的直接化石证据。同时发现世界最大的幻龙头骨,说明幻龙类属三叠纪海洋大型顶级捕食者,表明中三叠世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全面复苏。相关成果在国际核心期刊《自然—通讯》、《科学—报道》公开发表,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7.  华夏地块龙泉地区发现亚洲最古老锆石

华夏地块冥古宙锆石的CL图像 武夷地区龙泉岩群云母石英片岩露头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邢光福研究员团队在地质调查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联合资助下,在华夏地块龙泉岩群云母石英片岩首次发现两颗冥古宙碎屑锆石。通过高精度测年研究,表明其中一颗为亚洲最古老的锆石,年龄为41.27亿年;另外一颗锆石记录了地球最早变质事件,年龄为40.70亿年。两颗锆石均具有极高的结晶温度和异常高的氧逸度,明显不同于世界其它地区同时代锆石,证明冥古宙地壳性质和构造环境存在多样性,为认识地球早期大陆演化提供了新的重要信息。研究成果在国际核心期刊《科学—报道》公开发表,受到广泛关注。

  8.  揭示华北古老大陆地壳结构及演化过程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早期(2.6Ga)古陆块(古陆核)分布图 鞍山-本溪地区早前寒武纪岩石的锆石年龄直方图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万渝生研究员团队在地质调查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联合资助下,通过精度测年和综合研究,在冀东地区发现大量38-35亿年形成的碎屑锆石,在鞍山地区发现38-31亿年多期岩浆活动,证明鄂尔多斯地块强烈卷入古元古代晚期构造热事件,首次在华北克拉通划分出三个年龄大于26亿年的古陆块,深化了华北克拉通早期地壳演化、壳幔相互作用及沉积变质铁矿的认识。相关成果在《前寒武纪研究》、《冈瓦纳研究》、《美国科学》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受到国内外专家好评。

  9.  采用高精度综合探测技术,首次实现我国管辖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和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采用最先进的多波束、侧扫声纳、浅地层剖面、单道地震、多道地震、深海地质取样等高精度综合探测技术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完成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16个图幅,首次实现我国管辖海域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查明了海底地形、地貌、第四纪沉积、区域构造、矿产资源、磁力场、重力场等综合地质要素并编制相关图件,整体成果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次发现并命名了一批新的海底地理实体,宣示了国家海洋主权;发现我国海域存在大量的中-古生界海相沉积地层,指出了海域油气勘探新区域、新层位,圈定了一批油气资源远景区,引领和带动了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利用水深、地质、热流等最新调查数据,全面预测了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有利赋存区,推动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工作;获取的最新综合调查资料和成果,对快速提升我国海洋地质研究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10.  汶川地震断裂作用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汶川地震断裂带-映秀-北川断裂带特征 汶川地震断裂带-映秀-北川断裂带特征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李海兵研究员团队在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质调查项目联合资助下,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等单位,详细研究汶川地震破裂带性质、破裂过程、地震断裂带结构、大地震的断裂弱化机制与强化作用,揭示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断裂、蠕变断裂及变形机制,分析了石墨层与大地震的关系,测出世界上最低的断层摩擦系数,首次记录到大地震后断裂快速愈合过程信息,完善了地震断裂理论,对深化认识汶川地震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成果在《科学》、《地质学》、《构造物理》等国际核心期刊发表,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

2014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果丰硕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5-01-28

  记者从1月27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4年,整装勘查区中央财政投入近10亿元,带动地方和企业投入近50亿元,17个整装勘查区取得较好进展,金、铜、铅锌、锰、铝土矿等重要矿产新增一批资源量,为实现“358”第二阶段目标奠定了基础。

  会议透露,西藏多龙新增铜资源量300万吨,全区远景资源量有望超过2000万吨;云南芦子园新增铅锌资源量45万吨,总资源量有望达到500万吨,为形成新的资源基地提供保障。锡锰勘查力度不断加大,内蒙古维拉斯托新发现大型锡矿,初步控制资源量6万吨,贵州西溪堡新增锰资源量7000万吨,夯实了实现锡锰找矿目标的基础。夏日哈木镍矿、新疆火烧云铅锌矿、西秦岭金矿重大成果促进了新的资源基地逐步形成。

  在陆域能源地质调查取得新发现的同时,重要矿产资源调查也取得新进展。全国地质调查工作共圈定物化探异常6300处,发现矿(化)点1000余处,圈定找矿靶区300余处,新发现矿产地35处。特别是在整装勘查区内,公益性地质工作拉动作用明显,部分整装勘查区正在形成我国新的资源基地。

  大宗紧缺矿产调查、新兴能源和材料矿产调查、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取得突出成果。基础地质调查支撑西藏罗布莎地区铬铁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有望实现千万吨级资源基地。青海柴达木盆地新增氯化钾远景资源量1亿吨;四川甲基卡外围新增氧化锂资源量64万吨,达超大型规模,为打造川西新能源产业基地奠定了资源基础。湖南城步发现18条高纯石英矿脉,含量大于99%。湖北宜昌新发现2处晶质石墨中型矿产地,湖北竹溪发现近百万吨远景铌矿化带。江苏栖霞山铅锌矿、四川拉拉铜矿、河南老湾金矿等14个矿区取得重大找矿突破,39个矿区取得重要进展。(于德福)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

 

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聚焦国家重大需求 全力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5-01-28

  抓住并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新机遇,着力解决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努力走出一条地质调查工作改革发展的新路子。1月27日,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召开,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强调,地质调查工作必须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增强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姜大明指出,2014年的地质调查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性和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在地质找矿、海洋地质调查、综合调查和成果转化应用、地质环境调查和保护、创新驱动等五个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和积极进展。

  姜大明强调,要做好地质调查工作,必须深入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一我国能源资源需求增速有所放缓,但总量居高不下和结构持续优化将成为新常态,要求地质调查工作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持续做好找矿支撑;二是全球能源资源供需格局调整,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参与全球治理,迫切需要增强地质调查先行能力;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要求地质调查工作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四是国土资源管理内涵和方式发生新变化,要求地质调查工作拓展领域、提升能力;五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求地质科技创新与地质调查实现深度整合,切实发挥好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姜大明要求,地质调查工作,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地质调查工作的特点,抓住并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新机遇,着力解决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更加注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更加注重服务国土资源管理,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更加注重依靠创新驱动,努力走出一条地质调查工作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姜大明强调,做好今年和未来一个时期的地质调查工作,必须明确地质调查工作的公益性、基础性、先行性定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地质找矿与拓展领域并重,坚持提高调查质量与提升服务水平并重,坚持抓好业务与加强队伍建设并重,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与依法规范管理并重,全面提升地质调查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是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按照部党组提出的“五个服务”要求,谋划好“十三五”地质调查工作。突出能源资源调查工作,做好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积极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二是全力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突出能源矿产和国家重要紧缺矿产资源调查,充分发挥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引导作用,确保第二阶段目标如期实现。三是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增强地质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快推进地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瞄准重大地质问题创新研究,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培养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四是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做到守纪律、重学习、做表率、讲团结。五是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完善规划部署,加强制度建设,健全风险防控,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我们的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要从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地质调查工作实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对地质调查工作进行深刻的变革、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要求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有力的基础地质支撑、国土资源工作新定位要求地质调查工作加大支撑服务的力度、准确把握国际地球科学发展新态势对地质调查工作的影响等六个方面,清醒认识经济新常态下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地质调查工作的定位和思路,将地质调查事业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摆到国土资源工作的大局中,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要聚焦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总体目标不动摇,真正做到服务一流、成果一流科技一流、人才一流、装备一流、管理一流。要大力实施科技兴局、人才强局、依法治局三大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引领、支撑和驱动作用,下大力气实施卓越地质人才计划、杰出地质人才计划和优秀人才计划。

  要优化业务布局,通过实施陆域能源矿产地质调查计划、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计划、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地质环境调查计划、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支撑计划、国土开发与保护基础地质支撑计划、“一带一路”基础地质调查与信息服务计划、地质调查科技支撑计划、地质数据更新与应用服务计划、海洋地质调查计划等“九大计划”,实现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防灾减灾,服务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设,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等“五大需求”。

  要着力推进地质调查工作战略性结构调整,把能源矿产调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有力地支撑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勘查开发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更加有力地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自然资源、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调查,更加有力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海洋地质调查,更加有力地支撑海洋强国建设;深化国际地学合作和境外地质调查,更加有力地支撑“一带一路”战略;加大地质资源信息集成开发、综合研究和应用服务力度,更加有力地支撑服务政府、企业和社会对地质信息的需要。

  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影响和制约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难题,从推进地质调查成果评价机制改革、地质调查运行机制改革、地质科技体制改革、地质调查财务预算制度改革、地质调查监督制度改革、地质调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六个方面来全面深化地质调查体制机制改革。

  全力以赴推进地质调查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要从以下六方面着手,一是地质调查单位要积极主动地向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部门汇报工作,二是中央与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要统筹协调、合理分工、信息共享、密切合作;三是大区项目办今年内健全完善“三定”方案;四是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五是全国地质调查队伍要切实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六是全国地质调查单位要把防控廉政风险作为重要任务。

  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寿嘉华,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学龙、李金发,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海清,党组成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王小烈,国土资源部机关各司局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王琼杰)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

 

全球地质矿产与资源环境卫星遥感“一张图”面世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5-01-23

  近日,由中国地调局航遥中心联合多家单位完成的全球地质矿产与资源环境卫星遥感“一张图”面世。该工程取得的成果,是我国首次在全球范围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矿产和资源环境调查,集成了不同尺度的调查和研究成果,为国家境外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全球地质矿产与资源环境卫星遥感“一张图”工程是在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组织下启动的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项目。航遥中心组织全国省级遥感队伍、行业遥感部门和高等院校等近百名科研人员,开展了构造、前寒武纪变质、沉积岩、侵入岩、火山岩、矿产地、成矿背景和遥感地质矿产等内容的解译;建立了遥感境外工作的技术标准和方法体系;完成了全球范围多尺度、多专题要素的卫星遥感地质矿产解译。

  基于国家境外地质调查工作部署需要、企事业单位“走出去”目的地要求和参与全球重大地学问题研究对基础数据的需求,该工程系统开展了全球七大洲207个国家地质矿产与资源环境遥感调查,完成1∶500万调查工作面积1.49亿平方千米,1∶100万调查工作面积超过1350万平方千米,重点区开展了1∶25万和1∶5万调查;遥感地质与卫星重力成果相互印证,增强了成果的可靠性;并首次对全球碳酸盐岩分布等环境要素开展遥感调查,为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汇研究等提供了基础数据。

  最终,项目组完成了全球1∶500万卫星遥感地质矿产解译图件编制和入库;中亚五国、澳大利亚、赞比亚等地区1∶100万及重要战略选区1:25万和靶区1∶5万遥感解译图件;完成了全球植被、冰川、荒漠化、碳酸盐岩等环境因子的调查解译分析,初步查明了全球植被、冰川、荒漠化、碳酸盐岩等环境因子动态变化和现状;开展了热点岛屿与两极遥感环境地质调查和相关研究。

  项目组广泛采用国产卫星数据,针对境外控制点少、国产卫星波段合成彩色地质效果差、区域大面积使用无前期工作基础等难点问题,项目组在全球不同洲共获取了70万平方千米的02C星数据,并开展了应用研究,总结了基础技术方法和流程。

  该成果为政府和境外“走出去”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大量解译成果和数据,为国家对外科学技术研究与交流提供了基础信息,为“走出去”矿业企业勘查开发提供了境外矿产信息服务,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境外战略的实施。(王浦)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

德勤发布2015年全球矿业发展十大趋势

矿业公司须重新思考运营模式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5-01-22

  德勤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列出了2015年全球矿业十大挑战及解决之道。

  第一,回归基本:追求卓越的运营 强调卓越的运营,矿业公司必须重新思考传统的运营模式,从文化的角度考虑成本控制。

  第二,创新是生存的新秘诀:这不仅仅是成本控制的问题。矿企必须转变传统上保守的倾向,将创新植入到公司DNA中,放眼长远,从细节处尝试,加快扩张步伐,融入创新生态系统,为新的运营环境做好准备。

  第三,新能源模式:降低项目电力成本 矿企应当考虑利用新能源,例如利用非常规化石燃料,调动相关方面开发可再生能源设施的积极性。

  第四,缩小项目规模:以供需为准绳 为了避免未来供应紧张的风险,矿业公司需要在满足短期投资者和分析师预期以及维持项目持续发展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

  第五,融资活动渐行渐少:其影响在整个市场上回荡,解决办法有限,不过初级矿业公司或许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避免灾难:吸引外国投资者、资源联营、开发新的融资途径以及考虑私募股权融资。

  第六,初级公司的生存:如何在波涛汹涌的环境中航行?通过转变所有权结构获得资金,初级公司应当采取措施理顺资产,考虑寻找合作夥伴、合资开发、出售及整合等方案。

  第七,寻找新技能:改变行业现实呼唤新一代的人才。为了吸引新的人才进入矿业,矿企将需要致力于多样性,开发新的人才管理系统,改善高需求人才培训,以及加大有目的的培训投入。

  第八,应对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风波:从未雨绸缪到拥抱不确定性。应对策略包括呼吁提高政策明确性,推动矿业协会影响政府决策,提高风险意识,提前规划好应对风险的对策。

  第九,利益相关方参与的风险上升:公司努力平衡利益竞争。矿企应当建立双赢平台,通过新的方式交流,发挥社交媒体的作用,联合矿业协会与当地社区谈判,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与受影响的社区相关方商讨关闭矿山。

  第十,与政府交涉:寻找新的交流合作方法。克服监管不确定性的策略包括建立良好的政府关系,提高在行业协会中的话语权,通过社交媒体追踪社会影响,帮助设定政策日程表,更好地利用移动技术。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

2014年中国矿业十大新闻揭晓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5-01-20

  经过中国矿业联合会组织的评委会评选、审定,“2014年中国矿业十大新闻”揭晓。

  “2014年中国矿业十大新闻”是:中国企业70亿美元收购秘鲁邦巴斯特大铜矿;煤炭资源税改为从价计征;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提前进入商业开发;第三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中亚油气管道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海自贸区黄金交易国际板正式启动;国内首个亿吨级铁矿企业诞生;我国正在建设千吨级铀矿山;我国南海首次自主发现深水大气田;罗钾硫酸钾开发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据悉,“2014年中国矿业十大新闻”评委会由国土资源部、矿业行业协会的专家、矿业媒体的领导和资深新闻工作者组成。(杨秋玲)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

 

汪民:明确矿政管理工作任务 细化工作措施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5-01-20

  如何落实会议精神,做好2015年经济新常态下的矿政管理工作?1月16日下午,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做总结讲话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好全年各项工作,从9个方面明确了具体任务,并细化了工作措施。

  一、在全力服务经济稳定增长方面,突出了矿产资源保障。一是继续大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按照调整后的实施方案,召开会议,落实任务,确保第二阶段目标全面实现。二是全面推进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加强重大课题的研究论证,加快推进省、市、县各级规划编制。三是完善矿业权管理。全面规范国家出资探明矿产地、矿业权重叠、矿业权评估及矿业权审批等管理工作。改进配号制度,改革年检制度。探索总量控制管理新机制,加强优势矿产保护。四是加强国际合作。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以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为抓手,加强政府间对口合作,完善战略支点布局,促进矿业企业“走出去”,办好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

  二、在严格规范及保护国土资源方面,要求加大执法督察力度。一是做好2014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继续强化和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对措施有力、成效明显的,要积极鼓励;对措施不力、问题突出的,要严格问责。探索建立重点抽查工作机制,进一步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能。二是抓紧研究落实重点问责制度。对违法违规严重的重点地区、典型案件严格查处,探索建立案件移送移交制度,切实提高执法效能。

  三、在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强化了矿产资源利用。一是出台指导意见。严格实施新的“三率”标准,从矿山设计、采矿权审批和矿山开发等环节严格开发利用要求。推进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和新模式的推广应用。探索建立矿山企业综合利用情况年度社会发布制度。二是加快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完成能源资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单矿种保障程度论证。三是开展储量标准研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与国际接轨的新的标准体系。四是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研究建立与矿产品价格、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矿业权使用费征收标准和最低勘查投入标准。启动矿产资源国家权益金研究,提出矿产资源国家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大力开展宣传,营造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良好的社会氛围。开展新一周期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示范引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积极推动将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纳入对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和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

  四、在切实维护好群众权益方面,着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加大扶贫开发支持力度。其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方面,一是全面推进。突出三峡库区、地震灾区、多发易发区等重点区域,强化主体责任,扎实推进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和应急体系建设。二是加强群测群防。继续开展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全面开展隐患点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完善应急预案,对所有涉及人员生命和重要设施安全的隐患点,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三是继续加大对重点省份的支持力度。统筹地质灾害治理、新农村建设、土地整治、增减挂钩等政策,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进行综合治理,点面结合,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的能力与水平。

  在加大扶贫开发支持力度方面,全面落实去年12月毕节会议明确的支持扶贫攻坚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形成政策合力,在用地保障、土地整治、地质调查、矿产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尽可能给予支持。二是对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及纳入国家相关规划的生态和地灾移民搬迁等地区,探索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使用。三是加强对口联系,强化对口联系司局、单位的牵头协调落实责任。

  五、全面加强生态国土资源建设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源头保护和突出问题的解决。其中在顶层设计方面,一是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研究提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建议;以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为重点,研究提出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建议;开展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制度框架体系研究。二是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开展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和完善国土资源空间开发保护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三是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台全面加强生态国土资源建设的指导意见。

  在强化源头保护方面,充分发挥规划和用途管制对生态环境的源头保护作用。一是深入开展“多规合一”试点。积极探索将土地用途管制扩大到各类自然生态空间。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土地利用分类,划定生态红线。二是积极推进《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的报批,探索研究省级和区域性国土资源规划编制。三是加强国家地质公园、矿山公园保护,积极参与国家公园体制改革。

  解决突出问题方面,一是继续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保护,扎实推进矿山复绿行动。对自然保护区、重要景观区、居民集中生活区的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河流湖泊直观可视范围“三区两线”,各地要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尽快实现矿山复绿目标。二是完善联动机制,强化地面沉降防治和地下水监测。探索推进绿色矿业示范区和国土资源综合整治试点建设。三是严格管理围填海造地和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配合落实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还草任务。

  六、全面深化国土资源领域改革方面,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对已经下放地方和交给社会的事项,加快构建综合监管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二是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和要件,提升审批效能。三是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适时启动与地方国土资源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协调联动工作,加强对下放审批权的工作衔接与指导。四是研究制定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

  七、全面推进法治国土资源建设方面,突出加强法律体系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在加强法律体系建设方面,一是配合立法机关,加快《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重点法律的修改步伐。二是抓紧研究制定国家土地督察条例等重点行政法规和部门配套规章。三是深入开展探矿权登记管理、采矿权登记管理、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登记管理等条例研究起草工作。

  在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方面,一是出台加快法治国土资源建设的文件,提高全系统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能力与水平。二是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明确权力责任边界,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完善国土资源管理行政决策程序。三是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的“三统一”制度。四是建立国土资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明确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五是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管理监督体系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保障权力规范运行。

  在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方面,一是加强普法教育。做好“六五”普法的检查验收,谋划“七五”普法部署。二是加强法治宣传与培训。开展2015年度国土资源法治人物、法治事件的评选,宣传法治国土资源建设的先进典型。成立国土资源法治教育师资库,健全常态化的法治培训制度,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强化依法开发利用资源的意识。三是健全依法维权和纠纷化解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群众增强法治国土资源观念。

  八、在夯实工作基础方面,加强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和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其中,加强地质矿产调查评价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专项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方式,加强效益评价。二是优化工作部署。突出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经济区、生态脆弱区、重大地质问题区,加强公益性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提高成果质量,增强服务找矿突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三是深入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全社会提供一站式、集群化、网络化服务。

  在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方面,一是出台专门文件,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工作氛围,加快释放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二是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强化激励机制,塑造良好学风,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打造一流科技团队。三是面向重大需求,围绕重大科技问题,落实重大项目,开展科技攻关,尽快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四是全面深入应用对地观测技术、物联网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新理念、新方法,加快构建基于大数据、“国土云”、贯穿四级管理主体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国土资源管理服务系统。

  在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方面,一是配合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全力做好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做好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的论证和报批。二是深入推进国土资源相关专项规划研究,全面开展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为“十三五”时期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谋好篇、布好局。

  九、在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加强干部教育、培养和管理。从严治吏,加强培养,关心爱护,坚定广大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切实加强国土资源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老干部工作,要把对老同志的敬重之心和关爱之情,落实在工作中,体现在服务中,真正把工作做到老同志的心坎上。

  二是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以铁的纪律,常抓不懈,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反对“四风”,严防反弹。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对不正之风的免疫力。建立有效预防机制,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强化查处问责,真正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落实“两个责任”,严肃责任追究,切实发挥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实施“一案双查”,健全责任分解、监督检查、责任倒查的完整链条,确保有案必查,有责必问。开展全国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领域两大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整改查处力度、监督管理力度和改革创新力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根本上遏制国土资源领域腐败多发易发势头。(王琼杰)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