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钟声敲响了。尽管世界经济看上去暂时还无法摆脱困境,不过,人们还是渴望,2013年成为全球经济的转折年。
这些年来,中国在逐步地发展和成长,同时也从教训中增长了经验。十八大之后,改革再度升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改革的重要性。展望2013年,中国将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多项重要领域的改革。调结构将成为2013年的经济重点,城镇化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国经济将在不停顿的改革中健步前行。 新的一年,仍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经济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特别是国际经济环境仍然充满变数,不但在考验中国经济,也同样在考验着中国矿业。
煤炭行业将温和复苏
可以说,2012年是中国煤炭行业“黄金十年”后遭遇的首个寒冬。以此为拐点,再出现一个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的机率微乎其微。 过去十余年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作为基础能源材料的煤炭市场需求大增,如电煤价格从每吨200多元涨至800多元,煤炭行业也经历了高增长、高盈利的“黄金十年”。 然而,自2011年11月份以来,煤炭市场需求萎缩、进口增加,导致煤炭价格不断下跌、库存相应增高,煤炭企业出现近十年来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2012年五、六月份更是跌入低谷。 进入10月份以后,受“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等因素影响,中国煤炭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以电煤为代表的煤炭价格开始小幅回升。有观点认为,煤炭最艰难的时间已过,2013年煤市将波动回升,但难以返回前期巅峰。 而在此前,有关国际煤价回升,国内外煤炭价差缩小,国际运费下跌,以及国内煤炭港口库存下降等诸多信息开始汇集,并且都有一个逐渐清晰的指向,那就是煤炭价格的企稳上涨。 有分析认为,中国开始逐步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中速增长阶段,政策取向也开始从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尽管未来中国煤炭消费量还将持续增加,但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强,将对煤炭需求形成增长约束。 当然,中国能源供给主要依赖于煤炭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改变,而煤炭消耗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关联。经济增速上升时,煤炭在整体能源供应中的份额上升,反之则下降,并且此种调节具有滞后性,往往令煤炭行业措手不及。因此,我国煤炭行业的波动性大于其他能源。 煤炭行业的突出表现不仅与城镇化概念有关,近期关于取消重点合同煤价格以及推进电煤价格并轨的消息,对整个煤炭行业也有一定的影响。电煤“双轨制”自2002年开始实行以来,至今已整整十年。所谓“双轨制”,即煤炭价格分为两种:一是市场价,二是大型煤炭企业与大型电厂商定的重点合同价。 之所以出现重点合同价,是因为电价本身不是市场价,是由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刚性价格,如果煤炭价格总是随市场情况而波动,那么电厂采购煤炭时则可能因为过高的煤炭市场价而导致亏损,故而有了每年初电力企业与大型煤矿企业共同商谈年度煤炭供应价格的制度,也就产生了重点合同价。 尽管有重点合同价的存在,在过去的时间里电力企业也常常因为非重点合同价下的采购而导致亏损。如今煤电联动的政策或将促使煤炭市场价与重点合同价并轨,对于当前的煤炭和电力企业来讲,都应该算是有正面影响的消息。 而如今,“黄金十年”已经过去,煤炭行业面临着供求关系逆转以及煤炭产量过剩的问题。目前很多煤矿产能已经开始完全释放,煤矿储量转变为产量,煤炭供给量的增大使得煤炭行业的极度繁荣时代一去不复返。
非常规油气热度不减
近年来,非常规油气的发展得到了决策层的重视。随着我国勘探开发利用技术的进步和完善,非常规油气将形成规模化、商业化的生产能力。 非常规油气指在现今经济、技术条件下,不能完全用常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勘探、开发与加工利用的油气资源,主要包括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油页岩、油砂油等。 专家预计,2030年前后,以煤层气、页岩气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有望形成500亿立方米以上的生产能力。非常规油气虽然是化石能源,但是国家出于保障能源安全的考虑,今后仍然会在“十二五”能源规划框架下支持鼓励其开发步伐。2013年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页岩气区块资源和储量评估、页岩气勘探开发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两个方面。 2012年年初,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提出,到2015年,基本完成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掌握页岩气资源潜力与分布,优选30个~50个页岩气远景区和50个~80个有利目标区,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页岩气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年;突破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主要装备实现自主化生产。 经初步评价,我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4.42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25.08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区)。其中,已获工业气流或有页岩气发现的评价单元,面积约88万平方千米,地质资源潜力为93.01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15.95万亿立方米,是目前页岩气资源落实程度较高,较为现实的勘查开发地区。 资料显示,页岩气储量、产量的增长将主要来自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陕西、新疆等省(区、市)的四川盆地、渝东鄂西地区、黔湘地区、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地区。(下转A2版) 这个评价结果,立即引来各类资本的追逐。2012年5月17日,国土资源部公布的第二轮页岩气招标资质要求规定,投标人必须是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内资企业,注册资金应在人民币3亿元以上;投标人应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或已与具有勘查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投标人应为独立法人,不得以联合体投标。 此次招标被认为是首次许可民间资本进入油气领域。同年12月6日,国土资源部在其网站上公布了页岩气第二轮招标结果,央企大获丰收,中得9个区域,地方国企中得8个区域,民企中得2个区域。 据了解,2013年,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页岩气产业政策有望出台,同时在准入机制方面将进一步放开。2013年有可能进行不设所有制主体壁垒的页岩气区块探矿权的第三次公开招标。
有色金属企稳求进
2012年,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的牵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需求持续低迷,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有色金属行业业绩明显下滑。 2012年12月28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报告》指出,随着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出台落实,对有色金属尤其是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加大。预计2013年有色金属工业整体运行环境将好于2012年,生产将呈稳定增长的态势,效益状况有所改善。 专家表示,有色金属行业出现企稳迹象,但回升动力仍不足,预计2013年有色金属价格下方支撑会较2012年上移,但在国内的供应压力下,价格上行的幅度也会有限,整体市场的波动区间将收窄。 以龙头品种铜为例,目前国内期货铜价格已降至2010年5月份的低点附近。由于有色金属行业效益与价格高度关联,价格的下降也导致行业利润的大幅下滑。不过,这种形势也难以阻挡铜矿山的建设步伐。 目前影响铜市场的因素主要是中国需求。2013年,虽然我国经济会延续2012年四季度的企稳回升势头,但是增速难以回到2003年~2008年的两位数增长期,再加上中央强调经济有质量的增长,这暗示原来资源消耗性的行业面临制约,只有基建投资和电力行业投资对铜消费尚可,其他如家电、汽车和电子行业消费已经趋向饱和。 终端消费行业在2012年表现疲弱,预计2013年略微回升。中国铜终端消费行业主要是电力、家电、交通运输和机械设备等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的电力电缆、电源设备和开关等电力设备消耗40%以上的铜。 预计2013年我国电力行业总装机容量将同比增长7%左右,与2012年相当,电源设备对铜消费将持平于2012年。预计2013年家电产品产销依旧平淡,“家电下乡”在2013年1月退出将对家电行业形成新的冲击。整体看,2013年上半年行业还是处于调整消化阶段。 交通运输行业用铜主要集中在汽车等交通工具上。2012年我国汽车行业产销出现前低后高、缓慢复苏的势头。但是由于产能过剩、去库存、中日关系紧张引发日系车产销下滑、各地城市治堵,以及汽车下乡等导致消费能力被透支等因素影响,2013年汽车产销回暖幅度有限。 国际铜研究组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全球铜精矿产能同比增速将攀升至5%。到2015年,全球铜精矿产能年扩张同比增速将飙升至11.5%,铜矿供应将越来越充裕。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铜矿投资略有回落,但铜矿产出却保持较快增长。数据显示,2012年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较2011年同期增长20%左右。仅从铜矿产能预计,2012年全年产量逼近170万吨,较2011年同期增长30%。 虽然海外铜矿资源丰富,但是国内铜矿资源却相对紧缺,对外依存度很大,总体自给率依旧偏低。对于国内冶炼企业而言,2013年铜矿的原材料不存在紧张的问题,其产能也不断扩张。预计2013年,国内铜冶炼投产高峰还将持续,且投产产能还有可能超过2012年。
钢铁将继续遭铁矿石挤压
回顾2012年的钢材市场,在世界金融危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的不利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一年多的持续回落,直接导致2012年国内钢铁市场出现回落走势,总体疲弱。 欧美债务危机拖累国际经济疲软的大趋势2013年难以改变。只要中国因素不刺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种经济疲软的大趋势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只能是继续高位震荡,很难演绎一路上升的趋势。这也决定了国际钢材市场价格将继续演绎小幅波动的态势。这种国际经济的外部环境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和钢材出口以及钢材市场的价格走势。 面对2013年钢铁需求低增长趋势,产能过剩必然导致钢厂竞争激烈。钢厂争取合同的过度竞争将成为影响钢铁市场走势的主导因素。成本支撑作用不仅决定了价格稳定度增加,也决定了钢厂在铁矿石价格高位震荡的不利环境下,难以避免呈现行业微利的局面。 另一方面,2012年下半年我国从三大矿山进口比例已经占到全部铁矿石进口量的66%。这就意味着中国钢铁企业铁矿石主要是由三大矿山供应的。中国钢铁企业对三大矿山依赖度太深,钢铁企业既无法保证自己产业链的安全,也控制不了钢铁成本。不仅掌握不了自己的行业命运,而且对下游行业也形成了成本压力。 2012年前三季度,国内重点钢铁企业亏损55.3亿元。特别是三季度钢铁企业严重亏损。一些人认为,钢材市场价格下跌导致钢厂亏损,却忽视了铁矿石成本居高不下和铁矿石价格剧烈震荡对钢厂亏损带来的风险影响。实际上,2011年上半年铁矿石大幅涨价到190美元,推动钢价不断上涨已经就为2012年三季度钢厂严重亏损埋下了隐患。 铁矿石市场资源供大于求的大趋势已经形成。国内有20%以上的铁矿石增产能力,国际上三大矿山也在建设或将要形成几亿吨生产能力。国内铁矿石原矿产量在2011年是13.3亿吨,2012年前9个月国内铁矿石原矿产量为9.68亿吨,同比增幅高达16.6%。虽然2003年国产矿平均品位为40%,但到2012年上半年平均品位只有25%。这意味着2011年国产铁矿石只能满足3.3亿吨钢的需求。特别是国内仍有66个近5亿吨产能的铁矿石项目在建或拟建。这近5亿吨的新增产能中,其中有8成为钢厂附属的大中型矿山项目。建成后足可以满足中国未来铁矿石需求增量,还有剩余。国有矿山生产铁精粉的完全成本,在2003年为267.57元/吨,但到2011年为620.16元/吨。这对稳定未来铁矿石供需关系和价格意义重大。 但是这并没有改变目前三大矿山对中国铁矿石市场的垄断供应局面。这就注定了三大矿山虽然没有能力通过推升铁矿石价格逼着钢价上涨,但是毕竟多方力量还是可以让铁矿石价格贴着钢厂的成本演绎。力拓扬言,2013年铁矿石价格还要上升,国内钢铁企业仍将面临沉重压力。 2012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市场分析普遍认为,我国大力推行城镇化建设,对于正在困境中的钢铁行业而言,将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但是,在满足我国深入推动城镇化进程中所释放的刚性需求的同时,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控制过剩产能成为钢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订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这对于钢铁行业的发展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城镇化需求和产能过剩之间并不矛盾。深入推动城镇化进程,我国的钢铁产业发展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只是这样的发展空间不再通过一味地追求量化指标来实现,而是要“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总体上看,2012年是中国钢铁业较困难的一年。而展望2013年,尽管宏观层面有不少积极的信号已陆续出现,但也不可过于乐观。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 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3(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3 年11月2 -5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m.balanzskin.com)